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位于IL-17F基因3号外显子区7488T/C(rs763780)位点、7383A/G(rs2397084)以及位于IL-17A3’UTR(3’非编码区)的rs3748067位点与中国中部地区的汉族人群哮喘易感性相关性,并探寻该疾病可能存在的相关遗传性强的易感性单体型。【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方法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酶切位点(CRS-RFLP)的方法对来自中国中部地区汉族人群的221例哮喘患者样本及223例健康对照组样本的三个SNP位点:rs3748067,rs763780与rs23970843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并用测序验证结果。用H-W遗传定律检验频率分布的遗传特性,计算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并用在线的统计学分析软件SHEsis对其进行单体型Haplotype分析。【结果】IL-17A基因上的rs3748067位点的等位基因A、基因型GA型以及将GA型与AA型归并统计(GA+AA)的频率在哮喘患者组样本中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样本(分别为:10.86%vs 4.26%,P<0.001;19.91%vs 7.62%,P=0.001;20.81%vs 8.07%,P<0.001)。IL-17F上的rs763780位点中,C等位基因在哮喘患者组样本中的频率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但是并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4)。此外,我们还发现合并统计带有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T+CC)在哮喘患者样本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的比例(30.77%vs 21.97%,P=0.035)。另外,对于IL-17F上的rs2397084位点,我们的数据并没有显示其与哮喘的易感性相关。单体型分析:IL-17F的单体型CT(rs763780/rs2397084)与哮喘易感性的增加相关(OR:1.484[1.004~2.194],P=0.047),单体型TT对于哮喘可能是保护性单体型(OR:0.674[0.456~0.996],P=0.047)。当对数据用性别校准后再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相关性尤其体现于女性(19.5%vs 11.4%,OR=1.899,95%CI 1.121–3.215)。【结论】我们的结果显示IL-17A基因上的rs3748067和IL-17F基因上的rs763780位点与中国中部地区汉族成年人群的哮喘易感性相关,单体型C T可能是哮喘患病的危险性单体型。第二部分IL-17A和IL-17F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总Ig E含量相关性的探讨【目的】本部分主要研究位于IL-17F基因3号外显子区7488T/C(rs763780)位点、7383A/G(rs2397084)以及位于IL-17A 3’UTR(3’非编码区)的rs3748067位点各个基因型与中国中部地区成年汉族人群哮喘表型的血清总Ig E含量的相关性,从基因水平探索哮喘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的原理检测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各样本的血清总Ig E含量,试图分析哮喘与血清总Ig E的关系,并且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选取的IL-17上的三个多态性位点:rs3748067、rs763780和rs2397084各自的基因型与Ig E的相关性及其与哮喘易感风险的关系。【结果】221例哮喘组样本比223例对照组样本的血清总Ig E含量明显增高(577.338IU/m L vs46.521IU/m L,P<0.001)。IL-17A(rs3748067)位点的GA+AA型尤其在血清总Ig E含量高的人群中与哮喘的高发病风险显著相关(OR值:5.011[1.454~17.266]、P=0.005)。经统计学软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IL-17A(rs3748067)位点,rs374806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血清总Ig E均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rs3748067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组血清总Ig E含量的升高相关,其中哮喘表型的突变组(GA+AA)与野生型组GG样本血清总Ig E差异显著(P=0.003);哮喘突变组(GA+AA)的样本血清总Ig 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位于IL-17A基因上的rs3748067位点的AA及GA基因型尤其在血清总Ig E含量高的人群中与中国中部地区汉族人群哮喘的高发病风险显著相关,且AA及GA型与中国中部地区汉族人群哮喘患者血清高浓度的总Ig E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