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晒”行为的传播特征研究

来源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交媒体时代,“晒”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晒”娃、“晒”美食、“晒”风景等,各种“晒”类行为层出不穷。微信作为大众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其在4.0版本上线的朋友圈功能为人们的“晒”类行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我国大众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这一空间中,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文字符号、图片符号、视频符号的形式“晒”出来,实现一对多的分享。在自身分享的同时,还能够“刷”到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动态分享,在“晒”与“刷”的过程中,以点赞,评论的方式完成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融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将他们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结合起来。当代青年群体作为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主力军,“晒”的需求十分旺盛,其“晒”类行为及传播特征值得探讨。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微信朋友圈这一平台,以14-35周岁的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晒”的活跃度、“晒”的内容、“晒”的广度、“晒”的媒介符号、“晒”的动机、“晒”的态度六个方面调查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晒”行为的传播情况,并深入探析青年群体“晒”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了解青年群体内心的想法,进而总结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晒”行为的传播特征。研究发现,青年群体“晒”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主要包括八大动机:社会交往动机、获取经济利益动机、获取信息动机、寻求社会认同动机、收藏动机、利他主义动机、情绪表达动机、娱乐消遣动机。在“晒”的态度上,青年用户则表露出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对人际交往的疲劳,以及对“晒”朋友圈的逃离的倾向。在分析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晒”行为传播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了结论,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晒”行为具有选择性的“晒”,符号化的“晒”,碎片化的“晒”,有目的性的“晒”的传播特征。而不当的“晒”朋友圈可能会导致青年群体自我迷失,人际交往成本增加,隐私泄露以及社交媒体倦怠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用户、平台、政府三个角度提出了引导策略。
其他文献
利用项目化学习开展教学是一种通过构建项目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应用项目化学习开展的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在学生体验、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对于小学生来说,项目化学习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细化,为学生细致体验每一个学习过程提供了契机。文章阐述了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教学意义,并进一步对如何借助项目化学习理念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探析。
介绍了电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对电梯应急救援通道的要求,对一则无机房电梯应急救援通道的检验不合规的案例(包括电梯直接入户和楼道通道门被封堵两种情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措施。最后对预防该案例的出现,以及处理在现有建筑物中增设电梯或因建筑结构原因难以达到TSG T7001-2009第2号修改单要求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家庭经济困难等就业困难群体能否顺利就业,事关高校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从就业困难群体类型入手,分析了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系统的培训实现就业困难生的精准帮扶。
随着科学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因为其内容的多样性和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得到了快速推广,但也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复杂性而备受争议。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巨大冲突中,庞杂繁多的网络信息更容易对00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影响,自媒体平台中负面、虚假的信息也会进一步对00后大学生良好心态的养成形成冲击。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有效控制自我情绪及进行情感表达,高校应结合自媒体时
基于试验和数值方法研究了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的含量对平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性能和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三维缝合增韧和分阶段固化工艺制备EMAA自修复单向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于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加载和修复状态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和断裂韧性性能。使用非线性弹簧模型进行离散桥联机理的研究,同时,通过双分区黏聚区模型以及修正弹簧参数,实现修复前后数值建模和仿真计算。试验和
<正>数学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数学知识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作为一门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自觉用数学独有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难题,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的路径。
期刊
本文分析了王一博代言安踏品牌的营销案例,分析其营销原理和理论根据,希望对其他品牌的营销活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我国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工作更是其中的难点问题,不仅关乎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而且关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等。文章从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认定入手,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工作提出客观意见,以期为各高校的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工作提供思路,从而促进其顺利就业。
自修复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材料成本,还为可持续发展、节能和环保方面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决路径,从而促进了自修复材料在智能保护涂层、医疗保健器件、3D打印和可穿戴式电子产品应用方面的快速发展。然而,开发兼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和自修复的弹性体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本文通过分子可设计原则,将动态共价脲键作用和合理优化的软硬段结构引进分子链中,以一种简易可行的合成方法,开发出具有多重功能性的新型
<正>(截至2022年7月15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要求,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服务和保障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大局,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本刊特推出2022年上半年全国最新就业创业政策汇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