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在实际农业生产过重中会增加肥料施用的投入,尤其是化学肥料。但是施用大量的化肥,不仅加剧了农田土壤的负担,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自然条件下,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很低,为保证土壤磷元素的养分充足,通常施用过量的磷肥。长期而过量施用磷肥,会造成土壤的富磷状态,加速磷元素流失的速度。经过农田灌溉和雨水冲刷,土壤中大量磷元素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加剧其富营养化程度。目前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大量对农田退水的污染的研究工作,在土壤溶质运动机理与模型研究上有了大量实验论据,但是对农田退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上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种类肥料两种大条件下,磷元素在种植小白菜的模拟农田的退水中残留的浓度大小、浓度变化特征,并为实际工程中不同种类化肥的对农田退水污染及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方面的基础和指导作用。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在施用不同种类肥料的情况下,施用有机肥、单效磷肥及复合肥的模拟农田系统的地表径流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浓度之间差距较小,不施肥的地表径流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显著小于施用了肥料的。各实验模拟农田系统中地表径流总磷流失的大小为有机肥>单效磷肥>复合肥>不施肥,可溶性总磷流失的大小为单效磷肥>有机肥>复合肥>不施肥,可溶性磷酸盐流失的大小为单效磷肥>有机肥>复合肥>不施肥。施用有机肥、单效磷肥及复合肥的模拟农田系统中地表径流中颗粒态磷占流失的磷的大部分。2)在施用不同种类肥料的情况下,施用有机肥、单效磷肥及复合肥的模拟农田系统底层淋溶液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浓度之间差距较小,不施肥的淋溶液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显著小于施用了肥料的。各实验模拟农田系统中淋溶液总磷流失的大小为单效磷肥>有机肥>复合肥>不施肥,可溶性总磷流失的大小为单效磷肥>有机肥>复合肥>不施肥,可溶性磷酸盐流失的大小为单效磷肥>有机肥>复合肥>不施肥。各实验模拟农田系统中底层淋溶液中流失的磷中可溶性磷占大部分3)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模拟农田系统中地表径流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浓度比较,在降雨强度为50mm/h、80mm/h、100mm/h的条件下,施用有机肥的地表径流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地表径流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流失规律为:第一次降雨各磷流失浓度最大,在前3次降雨时逐渐减小,第4次降雨后各组总磷流失趋于平稳。4)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模拟农田系统中淋溶液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浓度比较,在降雨强度为50mm/h、80mm/h、100mm/h的条件下,施用有机肥的淋溶液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淋溶液中总磷、可溶性总磷及可溶性磷酸盐流失规律为:在8次降雨中,前3次降雨淋溶液中总磷浓度逐渐增大,第4次降雨各组实验的淋溶液总磷流失最大,之后降雨总磷流失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