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520任务对健康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地外生命是人类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火星是地外生命探测的重要地点,探索火星、了解火星表面及其演化有助于加深人类对地球气候变化及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理解。但太空探索对人类的生理提出了许多挑战:例如,空间辐射和微重力环境以及空间限制与隔离等,都会引起人体的多种病理学反应,其中许多疾病或症状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受限于航天器动力、体积和机组人员配置,太空飞行中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较为有限,目前还是以筛查潜在隐患从而做出相应预防为主。但空间生物学数据较少,且通常样本量较小。如何充分挖掘有限数据、评估并预防空间环境可能引发的病理反应,进而提高太空飞行中的风险防控能力,是目前太空探索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Mars 520任务中宇航员和40种疾病患者的DNA甲基化数据,用SIMPO算法和FABIA双聚类算法进行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ars 520样本与肝癌患者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且共表达基因多集中于先天性免疫、细胞响应营养素和病毒感染等通路。随后,本研究对Mars 520任务的DNA甲基化数据和微重力环境下免疫细胞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基因结果中富集到多个病毒感染通路,包括:EBV感染、HBV感染、HSV感染和KSHV感染等,并利用Time Delay-ARACNE算法构建了一个调控网络。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空间环境中多种压力源可能会导致人体免疫失调,增加人体对病毒的易感性。为了预防或降低病毒感染风险,本研究利用食物中与营养素存在互作的蛋白靶标集和病毒感染疾病的相关基因集进行超几何检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EGCG和维生素D的互作蛋白靶标集在多种病毒感染疾病的基因集中显著富集。此外,本研究还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wo sampl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2SMR)方法推断营养素水平与病毒感染之间的因果关联,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与EBV抗体水平和HBV抗体水平呈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EGCG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预防病毒感染。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空间环境会增加人体的病毒感染风险,EGCG和维生素D具有预防或抵抗病毒感染的潜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用于为宇航员制定饮食和医疗方案,对未来的火星探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桥梁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尤其是其基础工程部分,需考虑地质环境、地埋人工构件等因素,故选择合适的桩基施工技术很关键。引进干成孔旋挖桩技术,较好地缓解了成本、进度及质量管理压力,有着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文章结合桥梁工程实践,重点就干成孔旋挖桩施工准备及各环节技术要求予以探讨,以期对提升干成孔旋挖桩质量有所帮助。
砷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非必须的致癌类金属,其在土壤中积累到二定程度,不仅破坏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而且可通过食物链损害人类健康。植物修复因绿色、经济、原位的修复特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合适植物材料的选择对于修复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生长迅速的木本植物如杨树Populus、柳树Salix是砷污染土壤的潜力修复材料,水稻具有高效的砷转运能力且谷粒中的砷富集量约是其他禾谷类作物的1
弯曲菌,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通过接触或食用畜禽的肉、蛋、奶等食品后,人们有感染弯曲菌的风险,可导致患病。抗菌药广泛应用,弯曲菌对其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消毒剂是一种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有机物质,广泛用于细菌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密集地使用消毒剂也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而且在其长期选择压力下,一些潜在敏感细菌的生长、运动、黏附力等发生变化,即出现适应性,且伴随对自身适应性抗性以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导致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CRD)的主要病原菌,不同品种、年龄的鸡均可常年感染,至今没有有效的防控措施,MG的致病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显示,micro RNAs(miRNAs)在家禽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miRNAs测序发现,鸡胚感染MG后肺组织中Le
脑瘤的发病群体十分年轻化,恶性脑瘤主要是胶质瘤。胶质瘤可分为Ⅰ~Ⅳ四个级别,其中级别Ⅳ最难治愈,胶质母细胞瘤被划分为Ⅳ级,细胞多处于未分化状态,患者预后差,中位生存期很难达到一年半,且治疗后难逃复发的命运。虽然目前针对癌症已开发出多种新型治疗手段,如免疫治疗、纳米传递技术等,但由于胶质瘤所处位置特殊,以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限制了许多疗法的使用。肿瘤干细
克隆效率低下极大地限制了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技术在猪分子育种和繁殖领域的应用推广,其原因之一是在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大部分体细胞的表观遗传修饰无法被卵胞质完全地重编程。已有研究发现,抑制性组蛋白修饰H4K20me3在猪克隆胚胎合子基因组激活(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ZGA)前存在异常富集,但其对早期克隆胚胎发
苯丙烷代谢是植物最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之一,一切含苯丙烷骨架的物质如木质素、黄酮、酚酸类化合物等都是通过这条途径直接或间接合成的。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是苯丙烷途径中的关键酶,4CL处在总途径向分支途径的转折点,控制着苯丙烷类化合物的代谢方向。4CL一般以基因家族形式存在,包括2-5个成员。4CL的催化机制、表达模式和功能在拟南芥、杨树、大豆等双子叶植物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双子叶植物的4C
天然糖苷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是由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发生糖基化修饰后形成的化合物。由于糖分子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糖与天然产物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因此糖苷药物成为重要的药物来源。与合成分子相比,天然糖苷具有安全、有效、便宜等特性。因此,对不同生物来源的天然糖苷结构的分析可以促进人类对天然糖苷的了解,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适合成药的糖苷分子。为了研究天然糖苷的结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进入“后扶贫时代”。在此新旧交替之际,探索过去八年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领域的研究状况,有助于厘清其发展过程,为新时代贫困治理总结经验。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对2013~2020年金融精准扶贫的711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内涵与机理、模式、实践探究、后扶贫时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四个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
全基因组选择技术(Genomic Selection,GS)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拥有提高选择准确性、缩短世代间隔等优点。自2009年猪60k SNP基因分型芯片商业化以来,国外许多知名育种公司开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工作并将其作为常规育种手段进行应用,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育种体系的建立尚未完善,所以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在杜洛克猪的育种工作中使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同时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