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课堂人种志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人种志是教学论与人种志联姻的一种研究范式,属于微观的人种志研究。在西方,课堂人种志已发展成为一种操作化很强的技术体系,在我国,这一方法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作为一种方法论价值体系,课堂人种志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研究领域,而是对课堂现象、事件和行为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描绘的基础上,探究特定课堂文化背景下师生教育信念、价值观、行为模式和职业特征的一种方法论,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原则、标准、理论基础。一般而言,课堂人种志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选点、走进现场、在现场中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以及文本的写作等四个阶段。为了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课堂人种志对时间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要求研究者在课堂场域停留一定时间。作为一种操作化很强的技术体系,课堂人种志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专业技能和伦理道德等四个维度对研究者提出了要求。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人种志由于自身的原因而产生的局限性,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信度。课堂人种志包括三个彼此有机联系的基本方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和深描法。通过参与观察课堂呈现的现象、事件和行为,衍生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它们产生的社会文化意蕴。通过深描,对这些现象、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和解释,最终形成文本。课堂人种志的写作不仅是研究者对资料整理、遴选、分析的过程,也是研究者对自身研究活动重新审视和反思,最终建构教学理论的过程。尽管不是每次研究都需要理论构建,但最终理论的建构都必须仰仗每次资料的支持。它的最终目的就在于将材料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之中,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准和富有解释力的佳作。回访是课堂研究者对自己或他人已有的研究点进行再次访问,进而展开研究的过程,它是课堂人种志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回访的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订正、促进知识的发展,加强学术的可信度;具有文化变迁研究的重要视角;表明课堂研究不仅是动态的、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意义的;有助于研究者在对已有研究点审视的基础上,展开多点的课堂人种志研究,通过不同研究点时空组合的相互联系,解决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问题。随着课堂人种志在我国的发展,一些学者也在逐步运用这种方法对课堂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一些经典的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了解这一方法是如何在实践中被加以具体运用,并从中吸取经验。作为对一种方法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述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方法在课堂研究如何运用,笔者利用带学生去新疆沙雅实习支教整整一学期的机会,在对所带学员课堂教学参与观察中衍生的问题基础之上,通过深度访谈,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最终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呈现。
其他文献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得到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实践。业务流程重组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两者的紧密结合,它促进了企业的管理创新
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水平的提高,红木家具文化得到普及和发展,市场上出现诸多以"檀"字命名的家具用材,迷惑了消费者和扰乱了市场秩序。选取市场上典型的家具用材"黑檀"作为研
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技术的国际流动可以改变一国的比较优势,知识产权作为技术的普遍形态,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不仅完善知识产权国内保护体系,也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
本学位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主要概括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定义和分类,总结了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讨论了研究中药指
70年代末,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封闭的国门开始慢慢打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外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
农业,作为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而历来是各国保护政策的重点。农业保护严重扭曲了农产品贸易,使各国都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出现节省了人类的许多手工操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层出不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制造业中,采购是企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ma)为常绿阔叶大乔木,其树形优美,花朵洁白硕大,花香似兰,叶厚而有光泽,是常绿阔叶树种中罕见的优美观赏树种,其花可食,可生产玉兰花浸膏;与其
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时代新型的商贸活动,是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之间发生的一次革命。电子商务正迎面而来,对我们传统的经营、管理活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会计软件是支持企业
近年来劳工标准问题愈演愈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希望将劳工标准同国际贸易相联系,即希望劳工标准同贸易政策相联系,并试图通过在GATT中引入“社会条款”的形式来对低劳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