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仍然处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阶段,处在过渡阶段的中国亟需以“互联网+传统林业”的模式,进行林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传统林业产业转型。本文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背景下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偏低的问题,促进林业科学发展,满足现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民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从林农视角出发,以湖南四区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入户搜集数据,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首先对调研区域的概况和林业基本情况做了介绍,指出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林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规模化经营、交易成本高、流通渠道不畅,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业发展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突出,林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其次,根据样本林农经营规模大小对样本进行分类,并对分类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林农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评价与林农经营规模大小有关,经营规模大的经营大户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评价高于经营规模小的一般农户;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及其重要程度。7个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使用互联网对增加林产品销售量的作用、对扩大林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作用、对增加林业收入的作用、对缩短林产品销售周期的作用、对提高林产品销售价格的作用、对选择林产品经营品种的作用、对降低林业经营单位成本的作用。 本文得出的结论有: ①不同经营规模林农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评价存在差异; ②互联网应用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同方面取得的效果存在差异。 并针对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①单纯地增加林农经营面积的方法不可取,可通过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来扩大其规模效应。 ②林农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合理地认识互联网,合理地分配互联网资源,将互联网应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同方面以起到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