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改善研究--基于林农视角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仍然处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过渡阶段,处在过渡阶段的中国亟需以“互联网+传统林业”的模式,进行林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传统林业产业转型。本文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解决当前我国林业发展“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背景下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偏低的问题,促进林业科学发展,满足现行经济发展水平下人民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从林农视角出发,以湖南四区县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入户搜集数据,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首先对调研区域的概况和林业基本情况做了介绍,指出了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林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规模化经营、交易成本高、流通渠道不畅,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业发展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突出,林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其次,根据样本林农经营规模大小对样本进行分类,并对分类样本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发现林农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评价与林农经营规模大小有关,经营规模大的经营大户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评价高于经营规模小的一般农户;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及其重要程度。7个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使用互联网对增加林产品销售量的作用、对扩大林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作用、对增加林业收入的作用、对缩短林产品销售周期的作用、对提高林产品销售价格的作用、对选择林产品经营品种的作用、对降低林业经营单位成本的作用。  本文得出的结论有:  ①不同经营规模林农对“互联网对改善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评价存在差异;  ②互联网应用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不同方面取得的效果存在差异。  并针对得出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①单纯地增加林农经营面积的方法不可取,可通过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来扩大其规模效应。  ②林农在林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合理地认识互联网,合理地分配互联网资源,将互联网应用于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同方面以起到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一、科学领域价值取向的理论依据  科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有了深刻的变化,也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  动态科学观和现代技术论认为,科学是动态的,是人类探索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活动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索与发现;技术的本质是使自然物人工化的过程,技术的核心是应用与创新。现代幼儿
近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下简称“农旅”)展现出强大生机和广阔前景,已成为乡村产业的新亮点.截至2019上半年,全国农旅从业人数为886万人,接待游客超15亿人次,营收达8600
期刊
2020年上半年,疫情给全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农业产业也因此遭遇了农产品消费市场萎缩、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中断、客商和工人无法聚集等困难.但是疫情也让直播带货迎来了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