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同样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水资源污染、耕地荒漠化、空气污染、矿产资源消耗等现状都在表明,我国为实现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环境资源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我国继续为了经济增长而无节制地破坏环境,必然会丧失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致使经济发展最终失去意义。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这一严重问题,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都以不同论述方式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具体实施层面仍然存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负面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减速换档、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增长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同时经济新常态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新的契机。本文试图从经济新常态这一背景出发,探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在文章结构上,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三章为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进行概括,接着对我国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以分析,最后探讨经济新常态背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契机,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具体来说,政治上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加强法制建设;经济上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生态化发展,并促进生态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上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生态文明道德意识,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社会上倡导公众生态行为,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最后为结论,主要概括和归纳通过本文的研究所得出的一些重要观点,并提出本文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