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遗民词人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liu_da_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遗民词人是唐宋词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南宋遗民词是创作主体在特定历史时期心灵历程的记录,是唐宋词发展中光辉的最后一页,在词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论文试对南宋遗民词人的主体特征、创作活动和词史定位进行新的阐释。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论题的缘起、即南宋遗民词人角色的自我认定;研究现状述略;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一、二、三章,为创作主体论,主要是考察南宋遗民词人的人格精神,从遗民词中找出创作主体“遗民”人格精神的成因,并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以及词人的人生经历,进行综合分析。这一部分的论述围绕着遗民词人的悲剧性生命体验与悲剧意识的消解展开。隐居不仕既是遗民词人在宋元易代之际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在悲剧性生命体验里消解苦闷、寻求解脱的必然选择。我们分别从南宋遗民词人的主要生活方式、心态情感及其人格形象的建构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词人群体的主体特征。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四、五章,为创作实践论,主要是从求禅问道、交游唱和这两个方面来考察南宋遗民词人的创作活动。求禅问道活动,使佛道思想渗透到了遗民词人的审美观念和忧患意识,并影响到他们的情感活动、创作心理及其词作的主题趋向、审美特质。交游唱和活动,不同于以往一般唐宋词人的诗酒唱和,而带有遗民词人隐居生活的特点。在这些活动中,他们自始至终都要追求“遗民”人格形象的建构与彰显。这使得他们彼此相互砥励意志、提高词艺,形成了群体共同赞赏的遗民人格精神,并促成了群体认同的创作范式。求禅问道、交游唱和之风的盛行,是南宋遗民词人人格精神的独特表现方式,反映了元初南宋遗民的主要生存状态,生命寄托和价值取向。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为影响定位论,对南宋遗民词人在词史上独特地位与价值进行了评估。对此,我们就这一词人群体的总体情况着眼,以隐居生活为中心,从其在唐宋词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元词、清初词的影响上来探讨其词史定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南宋遗民词人的隐居生活方式可视为其词新质生成的重要原因,隐居生活造成了创作主体“遗民”人格的形成,并决定着遗民词创作主题的取向,意象形态的选择,表现方式的运用;南宋遗民词的新质,也可视为遗民隐居生活方式在词创作上的必然反映,是创作主体隐居生活的诗化呈现,也是他们“遗民”人格精神艺术化、审美化的表现。为此,我们在论文中对南宋遗民词人的行为、心态和宋元之际的文化环境进行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旅游需求的增加,我国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陕西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是,从陕西所取得的旅游业绩看,却不甚理想。20
经济安全是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ECFA的签署是我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在给两岸带来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给区域经济带来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金
近年来,专业内涵在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深化,专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专业内涵的重要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朝鲜语专业历来以语言教育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如何在保证语言培养
本文报道从人基因文库中分离淋巴毒素(LT)基因的同时,克隆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这两个基因相距1.2kb.TNF基因有4个外显子,第4外显子编码TNF成熟蛋白157个氨基酸中的140个
从市场准入和市场运行两个环节分析美国国家层面以及各州所采取的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以期对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以及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多媒体技术悄悄走进课堂,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探讨的课题,它以奇特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成为
将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基因cDNA9-14片段(6.1kb)制备成16个相邻部分呈重叠的亚探针,系统地研究了DMD基因3′端HindⅢ(Hd)片段的数目和排序。新发现一个2.1kb片段(Hd55),排除
在双螺旋桨舰船噪声包络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双桨目标调制谱谐波族特征的结构问题,并对海试中发现的"伪桨"现象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谐波族结构发生畸变的原因。进一步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MRI表现特点及与临床分期、免疫学分型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32例经骨髓血涂片和/或病理活检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行胸、腰椎MR检查,分析其MRI表现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脑脊液中的可溶性Fas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从而探讨亚低温对神经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方法:总共1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