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乌鲁铜矿床位于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以北,华北板块以南,松藩—甘孜之东北的三角区内,属西秦岭印支断褶带,是西秦岭西段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铜矿床。论文针对德乌鲁铜矿的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运用地质和地球化学方法,通过研究德乌鲁矿床的成矿母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环境,取得如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德乌鲁矽卡岩型和浸染状铜矿体产出于三叠纪德乌鲁杂岩体与二叠海洋碎屑沉积物和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主要矿石类型包括早阶段的浸染状矽卡岩矿体和晚阶段石英硫化物脉;主要的矿石矿物是黄铜矿,伴生黄铁矿、斑铜矿、和闪锌矿,脉石矿物包括(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斜长石、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和绢云母。2、德乌鲁杂岩体包括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和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MMEs呈球状,具有火成岩的矿物组合,针状磷灰石和复杂的斜长石震荡环代;属偏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较高的Ni,Cr和MgO组分和Mg#值;在微量元素蜘网图上呈右倾的的特点和配分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具有Eu的负异常。3、MMEs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为247.0±2.2 Ma,与寄主花岗闪长岩(245.8±1.7 Ma)和石英闪长斑岩(247.6±1.3 Ma)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MME锆石微量元素组成具有较高的平均氧逸度FMQ+3.3;锆石Hf同位素εHf(t)值在-8.0~-3.3范围内,TDM2年龄为1.48~1.78 Ga。4、综合岩石学、地质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结果,表明与矽卡岩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是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下、岛弧岩浆在岩浆混合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它们可能与古特提斯洋洋盆闭合过程中洋壳向北俯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