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状况日益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并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自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全区范围内对荒漠化、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近几年,生态移民作为一项对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与此同时,生态移民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相关领域的学者在生态移民研究方面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态移民的定义及意义、生态移民的可行性、必要性,搬迁和安置方式、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移民政策和移民意愿研究等。但作为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各地生态移民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包括生态环境和移民生产生活两个方面)究竟怎样,目前还没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并且此类研究也较少。与其他已有的研究不同,本文将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效果与项目目标做对比,评估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本文的研究会对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和经验。
本文借鉴了工程性移民安置评估和公益项目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生态移民项目的特点,建立了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角度,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都呼木生态移民村为例,对生态移民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
本文第一章作为导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和意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阐述了此次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论述了项目评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框架,以及与生态移民项目相关的评估理论和评估研究成果。第三章根据都呼木苏木生态移民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估内容,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第四章论述了内蒙古各级政府实施生态移民项目的背景,尤其对苏尼特右旗和都呼木的生态移民项目进行了重点论述。第五章结合第三章确立的指标体系和实地调查的内容,根据本文所建立的生态移民项目的指标体系,对都呼木生态移民项目进行了示范性评估。第六章为结论部分,阐述了苏尼特右旗都呼木生态移民项目的结论和经验。
通过对都呼木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发现,生态移民项目改变了移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民的生活水平,但在项目实施的效果与预期的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目的与执行脱节、政策过于灵活、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