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面临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传统农产品生产方式却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需要。因此,非常有必要引导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从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转型升级。
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在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引入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农业经济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发展模型等,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驱动路径理论模型。本文基于河南、河北、辽宁、山西4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现状。以有机肥生产技术为例,分别运用二元Logistic、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为更好地推动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提出一定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兼具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三重身份,技术采纳行为不完全符合理性,其心理作用不容忽视。信息不对称和生产惯性等因素可能造成农户不愿意采纳。(2)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群影响、价值观念及技术条件作用于农户采纳意愿;文化水平等农户个体特征和信息获取等外部环境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采纳意愿、认知程度及其他部分因素影响农户采纳行为。(3)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采纳程度较低,且农产品安全意识不足,获取农业技术及其信息的环境情况不理想。(4)为引导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政府应当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以专家技术培训指导为重要形式的农技推广体系,注重增强农户对技术有用、易用的认知,并从根本上树立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户的认知程度和采纳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之策;此外,应加强政府监管,同时应为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构建完善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渠道,着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以更好地对接消费者需求,从源头推进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
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农业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在传统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引入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综合运用农业经济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发展模型等,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驱动路径理论模型。本文基于河南、河北、辽宁、山西4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现状。以有机肥生产技术为例,分别运用二元Logistic、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程度、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为更好地推动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提出一定建议。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兼具生产者、消费者、劳动者三重身份,技术采纳行为不完全符合理性,其心理作用不容忽视。信息不对称和生产惯性等因素可能造成农户不愿意采纳。(2)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群影响、价值观念及技术条件作用于农户采纳意愿;文化水平等农户个体特征和信息获取等外部环境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采纳意愿、认知程度及其他部分因素影响农户采纳行为。(3)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和采纳程度较低,且农产品安全意识不足,获取农业技术及其信息的环境情况不理想。(4)为引导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政府应当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以专家技术培训指导为重要形式的农技推广体系,注重增强农户对技术有用、易用的认知,并从根本上树立其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户的认知程度和采纳能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之策;此外,应加强政府监管,同时应为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构建完善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渠道,着力发展“互联网+农业”以更好地对接消费者需求,从源头推进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