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死腔分数(VD/V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于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收集符合柏林标准的机械通气ARDS患者32例。自入EICU起连续6天测定PaC02、ETCO2,利用FrankenfieldDC等研究提出的公式,即死腔分数,VD/VT=0.320+0.0106(PaC02—ETCO2)+0.003(RR)+0.0015(Age)[1],计算 VD/VT,ARDS患者入EICU后行气管插管后充分镇静镇痛,调整PEEP至平稳状态后测定VD/VT,为第1天的死腔分数,同时采集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肺损伤预测评分(LIPS)、氧合指数(Pa02/FiO2)、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PEEP、平台压,选用Epidata3.02软件包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方式对试验数据进行录入,两次数据核对无误后,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结合相关专业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28天病死率;根据预后分存活组和死亡组,阐述死腔分数(VD/VT)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特异性及灵敏性。[结果]32例ARDS患者纳入研究,死亡10例,存活22例,死亡率31.25%。ARDS患者发病6天内,VD/VT均升高,入院1-3天VD/V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4-6天死亡组均高于存活组(P<0.001),第4天VD/VT死亡组较存活组明显增高。存活组和死亡组VD/V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死亡组1-6天VD/VT逐渐升高(P<0.001),而存活组1-6天VD/VT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VT为28天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第4天预测ARD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以0.62为临界值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00和0.955,显著高于1天、5天、6天。与APACHEⅡ评分和LIPS评分比较,第4天V D/VT预测ARD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高于APACHEⅡ和LIPS评分,以0.62为临界值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16和0.955。第4天VD/VT更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预后。[结论]第4天死腔分数对ARDS患者预后评估有指导价值,与APACHE评分Ⅱ、LIPS评分相比,死腔分数对ARDS患者预后判断更有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