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伤逝》中涓生的形象塑造与主要唱段分析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t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伤逝》是我国民族歌剧中优秀的代表性作品,新颖的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颇受业界人士的好评。该剧改编自鲁迅的同名小说,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首演于北京。讲述了受五四运动影响的新青年涓生和子君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由爱情,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知到相恋,后来由于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的原因,在经历了最初的甜蜜和生活的风雨之后最终相离,造成一伤一逝的结局。歌剧创作忠实于小说原著,在结构上独具匠心,将全剧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场景,通过季节的更替来交代故事发展的脉络,借此来表现男女主人公短暂而凄美的爱情之路,颇具象征意蕴。论文选题从涓生的角度出发,对涓生的主要唱段进行分析,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本体形象为参照,与原著中“涓生的手记”这一概念相对应,将小说中的形象刻画和歌剧中的角色塑造进行对比分析,解读歌剧是怎样音乐地表述小说中涓生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歌剧《伤逝》进行分析和研究,诠释男主角涓生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以歌剧《伤逝》中涓生的主要唱段为研究本体,对唱段的结构安排、演唱分析,以及其间呈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阐释,还原涓生这一人物形象在原著中的主体作用。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场景中选取《她夺走了我的心》、《紫藤花》、《金色的秋光》和《刺向我心头的一把利剑》这四首代表性唱段,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音乐分析法进行研究和论述。一方面从音乐本体出发,对谱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加以文字说明,阐明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另一方面对唱段进行合理的演唱处理分析,以期取得表情达意的作用。对涓生的角色进行细致的研究,实现歌唱艺术的深入理解与认识,并将理解与感悟反馈到歌唱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演唱水平,更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深刻地理解《伤逝》的重要意义与历史价值。研究发现,在歌剧《伤逝》中,涓生所塑造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曲家和剧作家将男主角涓生的个人品质和形象的演变寓于一年四时季节的变迁,在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品格,托物言志,通过季节的转换将涓生所塑造的人物特征呈现给观众。
其他文献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美国的经济,也影响了美国的教育。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在新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用C—D生产函数形式设定劳动力流动模型..从劳动力在不同
目的研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12例病历资料较为完整的心血管病患者和100例身体健康,体检正常的志愿者分别作为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开发实践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的方法考察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实施的情况及小学教师在参与校
<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三类极具代表性的、稳定的优秀广播节目风格在我国形成,分别是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庄重风格;以广东台为代表的岭南风格;以四川金堂县台为代表
<正> 纵观近十年的我国交通电台发展,作为专业性较强的交通广播,节目设置对发挥交通广播的功能和实现窄播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交通广播节目运转模式看,能较好发挥广播传
介绍EDI的发展概况及基在仓储管理中建立EDI系统的意义,并阐述了仓储管理的EDI实现方法及体系结构,对开发仓储管理EDI系统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的广泛提出,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各地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结合区域自身的有利条件,开展了循环农业生产实践。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自身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构建了逻辑图像理论,并提
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教育传统的纵向梳理,上起先秦,下至近当代,并择要分析了历代先哲关于音乐教育的经典论述,最后指出大众音乐教育时代的到来。 Through the vertical com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