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需水规律与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新疆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为保证工农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节水型社会,就必须发展节水型农业,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新疆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是膜下滴灌技术,但随之产生了严重的残膜污染问题。对比膜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因浅层干燥土壤可将其以下湿润土壤与干燥空气隔离,不需采用覆膜技术就可以达到抑蒸节水的效果,但滴头堵塞、灌水均匀性以及苗期出苗灌溉问题制约其自身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将地下滴灌技术与移栽技术相结合的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技术,以棉花为材料,通过测坑和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移栽时机、缓苗期灌水量、灌溉定额以及灌水次数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由于采用移栽技术且无膜,其土壤水分运动、需水规律等必然与常规的地下滴灌、膜下滴灌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研究上述各个因素对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其需水规律,并建立水分生产函数,初步得到了北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的灌溉制度。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两年的小区试验,分析得到地下滴灌条件下无膜移栽棉花比覆膜直播棉花,无论在生长发育还是产量以及水分利用率上,均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认为在北疆地区采用该技术对棉花生长和发育并无不利的影响,同时有利于解决残膜污染的问题。(2)通过研究移栽时机对棉花的影响,确定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移栽期内适宜的气温应稳定15℃以上,地面10cm地温应稳定在17℃以上,移栽期内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18.4-20℃,日最高气温为26.2-27.2℃,地下10cm日平均地温为20.92-22.22℃,日最高地温为27.5-28.1℃:地下15cm日平均地温为20.26-21.41℃,日最高地温为24.6-25.1℃,移栽后10天日气温最低有效积温为66.46-70.65℃,日气温最高有效积温为78.08-83.28℃,地下10cm日地温有效积温为104.72-106.71。此外,棉花无膜移栽应在真叶为2-3片,苗龄为30天左右方可移栽,最好在5月中上旬结束,但具体移栽时间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以及苗龄情况。(3)多次灌溉普遍有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的生K发育和产量的提高,尤其对中等定额灌溉处理(390-450mm)影响最大,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情况下,采用灌溉定额为390-450mm和灌水次数为19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灌溉,更有利于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高产高效。(4)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呈现“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前期需水量较小,到了花铃期需水量和需水强度均达到峰值,随后吐絮期又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干物质积累总的变化趋势与需水量是一致的,成“S”型变化。各处理不同生育期器官干物质积累变化,茎叶干物质的积累在蕾期进入关键时期,而蕾铃在盛花期进入关键的时期,至盛铃期达到峰值。干物质日增重和日需水量的峰值均出现在花铃期,干物质日增重在3.79-4.99g之间,日均需水量在4.88-7.41mm之间。(5)以实际灌溉定额、蒸发蒸腾量为自变量建立的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通过灌溉定额、蒸发蒸腾量以及相应籽棉产量相关关系的分析,并考虑水分生产效率的情况下,最终确定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研究年适宜的灌溉定额为457mm,灌水次数为19次,建立了北疆地下滴灌无膜移栽棉花节水高产的灌溉制度(见表5-2)。
其他文献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打破以往按照城乡区域划分抢修范围的常规模式,突破城乡界限,通过建立'1+4'工作模式,提高抢修联动性,深化营配协同,打造综合性抢修队伍,提高抢修人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技术(FullCoV)将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cerana 幼虫膜蛋白cDNA连接到pPR3-N载体上,构建中华蜜蜂幼虫膜蛋白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方法
论文对一个用于通信和网络的通用通信处理器的时序验证进行了研究。该芯片集成了高性能的PowerPC?精简指令集微处理器、通用系统集成单元和多个外围通信控制器。该芯片采用0.
<正>从江北慈城镇出发,经由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便到达一个方圆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村落——毛岙村。这是一个据说"空气可以论斤卖"的小山村,精巧别致,仿佛一颗遗落人间的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网络权力根据不同配置依据可分为知识权力与结构权力;企业网络能力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将其构成分为网络愿景能力、网络管理能力、组合管理能力和关系管
光纤光栅具有体积小、波长选择性好、带宽范围大、附加损耗小、易于与光纤系统连接等优点,是全光器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光栅的应用领域主要在线性工作区域,对光栅非线
随着信息技术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小学英语教学阶段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以及特点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优
射频远端设备(Remote RF Unit, RRU)是TD-SCDMA网络分布式基站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整个TD-SCDMA的网络质量。当前RRU的测试依赖于复杂的基带单元设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建设与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城乡房屋拆迁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乡房屋拆迁对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用户需要互连的计算机数量、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有线网络受设计或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