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特征及介入治疗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血管造影特征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对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26例患者分别或同时采用经导管血栓负压抽吸术、灌注溶栓术、球囊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等多种介入治疗方法。对术前、术后30天、90天后的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内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皮温,病变血管介入术后成功开通情况、按血管狭窄情况分组的疗效等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1.DSA造影显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下肢血管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闭塞,腘动脉及以上以狭窄为主;腘动脉以下以闭塞为主;2.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以术后30天、90天分别与术前相比:(1)术后ABI值明显提高(0.51±0.14 vs0.97±0.22,P<0.05;0.51±0.14 vs0.82±0.22,P<0.05);(2)足背动脉内径明显增宽(1.70±0.38 vs2.22±0.41,P<0.05;1.70±0.38 vs2.15±0.42,P<0.05);(3)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28.65±6.91 VS34.61±5.95,P<0.05;28.65±6.91 vs34.36±5.99,P<0.05);(4)皮温明显升高(31.23±1.36 vs34.73±1.25,P<0.05;31.23±1.36 vs34.52±1.28,P<0.05)。3.腘动脉及以上病变血管经介入治疗后血管成功开通率明显高于腘动脉以下(?2=16.79, P=0.000);4.狭窄血管成功开通率明显高于闭塞血管(?2=41.16, P=0.000)。  结论:数字血管造影(DSA)检查能够准确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阻塞部位及阻塞程度,介入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通过对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进行改造,在单级活塞压缩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一种中间喷液冷却的准两级压缩系统并在蒸发温度为-20℃的工况下进行实验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对单级活塞压
针对燃气轮机动-静旋转盘腔流动特性进行研究,采用压力修正方法求解动量方程,加入基于盘面摩擦系数的角动量守恒方程求解旋流系数,提出了基于当地流动参数Cqr =0.1的盘腔流态
针对国内外传热实验、临界热流密度实验和气泡行为可视化实验的实验平台,对其热流密度、冷却剂、实验主目标以及应用领域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各个实验平台的加热方式以及
【目的】建立大鼠可逆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重度狭窄合并脑梗死模型,观察大鼠CCA狭窄和CCA狭窄再通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
针对烟塔合一排烟对近距离环境影响的预测进行研究,分别运用物理风洞实验、数值风洞模拟和德国Aus-tal 2000模式3种方式模拟冷却塔下风向空腔区范围,以及空腔区对污染物近距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年来行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指征、年龄及手术途径,研究探讨不同时期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每个年龄段主要病因及手术途径的变化趋势。  方法:收集1990~2012年
为了研究某跨音速压气机的流动机理与稳定工作的范围,采用三维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和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进行了定常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90%、100%和110%设计转速
针对因相变引起边界位置移动的二维Stefan反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体积法(FVM)结合Powell法的求解算法.首先假设待定边界位置的初始猜测值,采用Stefan正问题的无量纲化焓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