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江镇镇是一个留守儿童现象尤为突出的地区,该地区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对该地区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可以反映当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可以提供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一个印象;同时,该地区教育机构进行长达十年的“托管班”(即“寄宿制学校”)试验,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数据以及经验教训。本文采用文献查阅与调查问卷为主要手段,通过采访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查阅安徽省2011年统计年鉴,确定当地留守儿童的规模,并通过了解当地外出人员从事工作的特点确定当地留守儿童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通过对老师、家长以及当地群众的走访,了解当前当地留守儿童所表现出的问题,并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所了解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到底与是否留守有无直接关系,父母外出务工是否是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对当地学校进行的“托管班”试验进行还原,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发掘在试验过程中积累和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其中表现出的教训,从而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地留守儿童是全省乃至全国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但因当地外出人员基本以夫妻成对方式的特点以及当地经济条件的优越性,该地区的留守儿童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他们身上确确实实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非留守儿童身上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儿童都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在与双亲长期分离,家庭教育常年缺失的情况下,在留守儿童身上更容易发生;而我们结合当地教育机构长期试验的结果,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案是大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而在当前教育经费主要依靠县级财政拨款的情况下,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办学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一个很好模式;最后,我们认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要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以及逐渐弱化城乡二元化分离,同时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