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患者Thl7/Treg细胞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麻风病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被麻风分枝杆菌侵入,具体感染及免疫机制尚不清楚,Th17细胞和Treg细胞均来自于初始CD4+T细胞,Th17和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对于免疫稳态和耐受是至关重要的,免疫反应是麻风发病机制中的主要因素,麻风患者中Th 1 7/Treg细胞的平衡是否改变尚未明确,Th17细胞的标记为转录因子RORγt和Th17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Treg细胞的标记为转录因子FoXP3和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GF-β。本研究检测麻风患者皮损组织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转录因子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麻风分型的关系,探讨其在麻风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材料与方法:临床标本收集收集60例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就诊的麻风患者皮损组织石蜡组织,各型情况如下:其中结核型麻风(TT)15例,界限类偏结核型麻风(BT)14例,界限类偏瘤型麻风(BL)15例,瘤型麻风LL16例。1 5例健康志愿者皮肤组织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经免疫组化(SP法)检测Th17/Treg细胞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Th17细胞的标记为转录因子RORyt和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Treg细胞的标记为转录因子FOXP3和Treg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0,TGF-β.结果分析评估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应用免疫组化表达半定量评分各型麻风及健康对照组不同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的染色强度:免疫染色阳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阴性),1(1~25%染色),2(26~50%染色),3(51~75%染色),4(>75%染色),染色强度:0(阴性),1(弱),2(中等),3(强)。最终评分以阳性细胞百分比与染色强度的加和计算。统计分析Th17和Treg细胞转录细胞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与不同类型麻风的关系及意义。结果:RORyt、IL-17、FOXP3、IL-10、TGF-β和在麻风患者皮损表皮或真皮细胞中表达,呈褐色或黄褐色,在健康对照组皮肤组织中表达较少。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yt在BL,BT,TT组织阳性表达评分3.69±0.87,4.12±0.59,3.64±0.87,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2.42±0.54及L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2.65±0.86(p<0.05)。Th17细胞的标记性细胞因子IL-17在BL,BT,LL,TT中的阳性表达评分分别为4.29±0.65,3.98±0.80,4.46±0.67,4.02±1.15,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3.82±1.05未见明显差异(p>0.05)。Treg细胞的转录因子FOXP3在BL,BT,LL,T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分别为3.31±0.99,3.40±0.71,3.60± 1.08,3.73±0.70,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 2.69±0.77(p<0.05)。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在BL,LL,TT组织中阳性表达评分4.31±0.61,4.13±0.51,4.24±0.90,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3.18±0.98及B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3.19±0.77(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在BL,BT,LL组织中阳性表达评分分别为5.00±1.14,4.79±1.24,4.58±1.10,高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评分 3.71±0.49(p<0.05)。结论:1.Th17细胞的转录因子RORγt在BL,BT,TT组织表达增高,LL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类型麻风,而Th17细胞的标记IL-17在各型麻风组织中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Th17细胞可能对麻风分枝感染呈保护性应答作用,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2.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在各型麻风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Treg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TGF-β在BL,BT,LL组中表达增高,IL-10在BL,LL,TT组织中表达增高,在BT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其他类型麻风。说明Treg细胞可能与麻风疾病的临床分型和免疫学特征相关。3.麻风皮损中Th17/Treg细胞的数量或功能改变,可能与麻风免疫发病机制或疾病发生发展有关。
其他文献
时间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间计量手段的精确程度,极大地影响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近年来围绕时间计量工具--中性原子钟展开的研究越来越多,使得中性原子光钟的不确定度和
我国的优势传统产业“丝绸业”在国际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桑树作为家蚕饲料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格鲁桑主要分布于我国山西省,是黄土高原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桑树种群,也是我国桑树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桑树表型研究的基础上,对格鲁桑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从而寻找与其表型相关的优异基因,从分子水平解释桑树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桑树种质资源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挖掘以及桑树遗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是现在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中主要的模式生物之一。线虫通常生活在许多微生物中,细菌是线虫的主要食物,并且多数微生物都是病原体的危险来源。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于土壤和水的细菌,是一种机会性人类病原体,通常在免疫受损的个体或创伤中引起疾病。目前研究已经证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铜绿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学习早已成为现代信息化生产的必要辅助。强化学习是机器学习的重要分支,在网络路径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互联网结构要承担大量而种类繁
本文立足“一带一路”背景,以塔吉克斯坦Y企业现状及经营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摆脱目前经营困境为研究问题。本文借助内部环境分析法、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图像分辨率逐渐增高,传统像素级的图像分割方法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超像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图像预分割技术,它将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具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已逐渐成为了小学一线科学教师的教学导向。从教学设计的维度上来说,小学科学学科的一线教师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即思考如何激发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小学生在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支持小学生进行持续而深入地探究。部分教师已经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来优化自身的教学设计,因其能为如何关注小
病程相关(Pathogenesis-related,PR)蛋白质是一类受病原物诱导的蛋白质,在植物抵抗生物、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为近一半人口的主粮,其高产、稳产对全球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水稻生长往往会受到冷、热、旱、盐和淹等恶劣环境的威胁,因此,了解水稻胁迫应答机理,培育耐逆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百度知道、Yahoo!和Quora等开放领域问答系统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问答数据日渐积累,如何高效地重用现有的问答资源以服务大量用户是现今问答系统亟需解决的问题。自动问答是自然语言处理中增长最快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旨在构建能够自动回答用户以自由文本提出的问题。对于问答系统,问题目标分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旨在根据预期的答案类型准确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从而对给出的候选答案进行语义约束。并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鲍曼不动杆菌多表位组装肽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与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多表位组装肽(rMEP)免疫接种Balb/c小鼠后分析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探究rMEP作为鲍曼不动杆菌基因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可行性。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并结合免疫学检测筛选出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FilF、NucAb的T、B细胞表位,以预测到的Ata蛋白粘附素高概率肽段为骨架,在其N末端和C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