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各项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逐步建立,并在逐步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但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在市场环境的压力下,由于复杂的形势,在内部风险存在的基础上还面临外部风险,自身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这些风险严重抑制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更是对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挑战。因此,本文除了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研究,并对其健康发展提出相应改善的政策和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行国内外文献的比较研究;第二,对利率市场化理论以及实践进程进行研究分析;第三,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信用风险,主要研究信用风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博弈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第四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用流动性指标法对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五是对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其他风险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第六,在农村金融机构各类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监管环境四个角度提出有效的建议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改善方面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第一,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主要涉及到信用、流动性、操作、声誉以及法律风险,其中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前两者;第二市场利率化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应对风险的机制以及体系并不完善,急需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机制;第三,农村金融机构在进行改革方面,主要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所以风险主要来自市场,所以在风险防范方面也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市场环境的建设以及改善的过程当中。总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应从宏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两方面入手:从宏观视角来说,要不断加强政策环境,制度支持等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微观视角而言,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不断转变业务,进行业务、服务等的创新,提高盈利的基础上在内部管理、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等方面通过具体措施来进行风险管理以及控制。
其他文献
莫言的《红高粱》和《红高粱家族》自问世以來,在当代文学界影响巨大,后经过邓世午、于大波和葛浩文三位译者相继翻译成英文版出版发行,为莫言作品在海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
目的观察丹参酚酸B(Sal B)对db/db小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0只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Sal B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同龄雄性C57BL/Ks 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接连发生,让商业银行遭到巨额损失,人们开始认真审视起这个与银行发展如影随形的风险。2004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到银行
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度。汇改后,我国汇率走向更加市场化,汇率的波动幅度也加大,这给我国带来的风险超过以往。因此,对人民币汇率预测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