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大气CO2辐射特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1989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引起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要深入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必需定量地研究分析大气二氧化碳的源汇分布和变化。准确的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是研究其源汇分布和变化的首要条件。目前对大气CO2浓度的测量主要依靠地面监测。然而地面测量的数据存在时空分辨率低、资料匮乏和成本昂贵等缺陷,很难满足研究需要。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大气CO2浓度可以克服上述缺陷,能够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CO2浓度数据。本文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研究了近红外波段大气CO2的辐射特征,为大气CO2近红外波段的反演打下基础。   本文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在中纬度夏季和中纬度冬季两种大气模式下,模拟分析了大气CO2在近红外波段770~2100nm范围内的透过率,以及大气O3,CH4,O2和H2O的干扰,最后确定1934~2044nm(SCIAMACHY Channel7)为模拟通道,该波段包含了大气CO2最强的吸收峰,同时大气成分的干扰最小。本文进一步研究分析了1934~2044nm波段范围辐射亮度对大气CO2浓度敏感性及相关性,发现二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和相对比较强的敏感性。分析了大气成分H2O、O2、O3和CH4廓线的特点,并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在中纬度夏季和中纬度冬季两种大气模式下,定量分析了大气成分H2O、O2、O3和CH4对1934~2044nm波段辐射亮度的影响,发现大气O2,O3和CH4浓度变化对1934~2044nm波段辐射亮度影响极其微弱,可以忽略,但是大气水汽浓度的变化对1934~2044nm波段辐射亮度存在微弱的影响,当大气水汽浓度变化4%时,中纬度夏季大气模式下,辐射亮度减小3.05%,平均透过率减小1.46%;中纬度冬季大气模式下辐射亮度减小0.81%,平均透过率减小0.74%。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在1934~2044nm波段范围大气水汽浓度的变化对CO2-辐射亮度关系的影响,发现大气水汽浓度的增加会使CO2的辐射亮度曲线下移,会降低传感器所接收的辐射亮度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敏感性。本文进一步利用MODTRAN辐射传输模型在中纬度夏季和中纬度冬季两种大气模式下研究了大气温度、大气压强的变化和不同气溶胶对1934~2044nm波段辐射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大气模式下,当大气温度上升2K时,辐射亮度变化范围在0.4%以下;大气压强增加10MB时,辐射亮度减小幅度在2%以下;不同类型气溶胶对辐射亮度的影响相对比较强,并且在两种大气模式下有差异。因此大气温度和大气压强的影响微弱,大气气溶胶的影响相对比较强。
其他文献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为农业生产中的小麦品种的选择提供一个标准,本文利用种子发芽急性毒性实验、水培以及温室土培实验,对31种不同小麦品种对重金属镉以及铅的积累特性进行了研究
二三月间,乍暖还寒.为充实基层防控力量,5位来自市政协机关的党员干部下沉到通州区台湖镇兴武林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座因武而兴的小村庄,互相学习、并肩战斗.工作之余,我
期刊
春节期间疫情突如其来,防控人人有责.当机关党委通知,要选派下沉干部到村里去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很快按照统一安排,我下沉到台湖镇碱厂村工作,没有想到的是组织还让我
期刊
“在这儿工作,脸就得硬,千万不能软.”这是刚下沉到台湖镇北火垡村时,在村口执勤的村民大哥告诉我的值守经验.我们下沉干部作为坚守在基层防控一线的“战疫人”,自然要做到尽
期刊
期刊
这是一场举国上下对抗新冠肺炎的战役!rn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3日,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干部秦焕钧接到机关打来的电话,通知他由于疫情
期刊
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在迅速复杂化.如果一些国家的疫情状况,尤其是主要国家的疫情持续或恶化而难以控制,延续时间较长,经济社会代价很高,那么民粹主义在全球不同地方
期刊
本研究集中围绕寡营养条件下超微细菌Rhodoferax ferrireducens PAE-UM对PAEs污染水体的修复能力及其机理开展研究。在松花江底泥中提取的寡营养超微细菌Rhodoferax ferrired
蝗灾是我国古代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也是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与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害”.蝗虫来临,往往遮天蔽日,食草木,吞稼禾,以致颗粒无收,饥荒加剧,人口锐减,甚至引发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