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妊娠结局及治疗、预后的总结归纳,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分析可能存在的漏诊、误诊原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8年收治的5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疾病类型分组:A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病综合征组(23例);B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组(28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经影像学检查后排除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7例为C组。从患者一般情况、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妊娠及围生儿结局、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系统总结,为相关问题提供参考。结果:⑴一般情况:B组平均年龄显著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各组在年龄、孕次、产次、BMI方面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的入院孕周、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均小于C组,住院时间则远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早发型HDP(<34周)发生率、未规律产检率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6例(21.4%)患者为慢性高血压疾病合并子痫前期(或子痫);A组、B组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临床表现:在首发症状方面,A组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头痛和癫痫发作,B组为头痛和局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神经系统症状方面,A组按发生频率最常见的为癫痫发作;随后依次为颅内压升高,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局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B组为颅内压升高,随后依次为局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及其他表现。影像学表现:A组顶叶受累20例,枕叶18例,额叶13例,基底节区10例,颞叶8例,放射冠6例,胼胝体2例,丘脑1例;B组包括HDP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4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脑出血及脑梗死),HDP合并脑出血(ICH)6例,HDCP合并脑梗死(IS)18例。合并CVST中2例行DSA检查,2例行MRV确诊,其中3例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为左侧横窦血栓形成;合并ICH的患者均行CT确诊,其中出血部位位于脑干2例,左侧基底节区1例,右侧基底节区1例,左侧顶叶1例,右侧颞叶1例,出血量5~10毫升3例,10~50毫升3例;合并IS患者均行CT/MRI检查确诊,其中多发腔隙性脑死11例,额叶梗死2例,枕叶梗死2例,右侧基底节脑梗死2例,左侧基底节脑梗死1例。在血压水平方面,A组收缩压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7例,B组3例,C组1例。⑶治疗及预后情况:A组,B组,C组终止妊娠均以剖宫产为主要方式;A组、B组急诊手术率显著高于C组,急诊手术率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分别约有1/3的患者转入ICU进行综合治疗,两组ICU转入率无统计学差异。上述所有患者经治疗后,A组21例患者痊愈,电话随访3~12个月无癫痫发作,1例患者遗留头痛,1例患者留有后遗症,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轻症患者1周后影像学表现基本正常,重症患者1例遗留有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影像学恢复平均时长为20.17±10.58天;B组患者3例家属放弃治疗,余患者经积极治疗后14例痊愈,8例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3例患者并发脑疝死亡,两组预后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⑷妊娠及围生儿结局:在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方面,A组、B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的1/5分钟阿普加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低于C组;新生住院时间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除死胎及引产患者外新生儿均存活;A组、B组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是妊娠期极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病情重,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和不可逆转的神经系统损害。高龄妊娠、发病孕周<34周、未规律产检、慢性高血压、合并HELLP综合征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可能性大;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基本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