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隔药灸脐法对肾气亏虚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并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的治疗效果作对照,为本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进一步扩大隔药灸脐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将70例肾气亏虚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脐法治疗,对照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4周后填写OABSS评分表,通过尼莫地平法对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析两组患者OAB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OABSS评分在治疗2周后开始改善(P<0.05);对照组OABSS评分在治疗3周后开始改善(P<0.05)。3.两组组间比较:两组OABSS评分在治疗3周后出现差异(P<0.05),治疗4周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和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对肾气亏虚型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缓解患者尿急、尿频、尿失禁的临床症状。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相比,隔药灸脐法疗效显著,见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