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处在老龄化和信息化两大社会背景之下,老年人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面临全新的挑战。据谢安等学者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5亿人,占到总人口的36.72%,比2030年增长12%左右,届时我国将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因此,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关注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的老年人群体,帮助他们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共享信息化时代的便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论文基于数字鸿沟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运用定性分析法、半结构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老年人数字鸿沟弥合的社会支持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展开:第一,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形成和特征作分析,为研究的顺利展开作基础;第二,申请2015年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上海市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各类社会支持变量对老年人经常上网的影响是否显著,并结合半结构访谈法作原因分析;第三,充分借鉴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在弥合数字鸿沟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经验;第四,在实证结论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的社会支持对策。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实证研究发现年龄、户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控制变量是影响老年人上网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第二,实证研究发现养老金收入、老龄活动中心/站/室、图书馆/文化站、子女居住在省外、自存养老金等社会支持变量是影响老年人上网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合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借鉴,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支持对策:第一,正式的社会支持对策:确定适当的养老金水平、加强网络规范和监管、加大对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第二,准正式的社会支持对策:提供助老上网的相关社区老龄服务、完善社区助老上网的设施建设;第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对策:发挥子女数字反哺的基础作用、发挥老年人自身的主体作用、发挥新媒体和智能产品开发商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