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构建双启动子SECs及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y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基因的H1/U6双启动子表达框架(siRNA expression cassettes,SECs)并研究其转录生成的siRNA/miRNA对人肝癌细胞(HepG2)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以确定siRNA/miRNA表达载体的有效性,探索制备干扰性RNA的新途径,从而为人类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利用融合PCR技术,针对人端粒酶hTERT基因开放阅读区1800-1818和2650-2668位点构建2条H1/U6双启动子SECs,针对其3’端非翻译区3878-3896和3964-3982位点构建2条H1/U6双启动子SECs,并构建一随机序列干扰片段为对照。利用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以及磷酸钙共沉淀法两种方法分别转染HepG2细胞,转录生成siRNA或miRNA。利用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并对其电泳条带进行灰度扫描,计算端粒酶活性抑制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法直接定量端粒酶活性,分析H1/U6双启动子SECs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结果:2.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针对端粒酶hTERT的H1/U6双启动子SECs。与对照组相比,针对不同位点的SECs的各转染组,端粒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抑制。采用阳离子聚合物转染法,针对位点1800-1818、2650-2668、3878-3896和3964-3982的各转染组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42.38%、61.80%、77.95%、79.51%;采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各转染组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0.19%、27.38%、42.53%、64.3%。结论:利用融合PCR成功构建了SECs,并且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hTERT基因表达有明显的干扰作用。这一方法可为合成干扰RNA提供新的方法,为高通量筛选有效的干扰位点和建立RNAi文库开拓新思路,为临床开展针对肿瘤端粒酶基因干扰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最终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计算机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教学,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藤茶的HPLC指纹图谱与一测多评方法,为藤茶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
<正>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miRNA的异常行为会导致疾病的出现,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发育失常,甚至癌
会议
利用灵宝气象台站1971-2000年气候整编资料,在对灵宝苹果种植区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按照苹果生产习性及栽培环境,对灵宝市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分析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币的发行在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促进苏区经济发展和满足根据地人民的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从经济的视角阐述了苏维埃币产生的背景,分析
共同的理想信念、自由的探究精神及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民国大学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师生以学问为旨趣,教授前导,学生从游,朝夕相处,相互交流,关系融洽。教授对学生进行学
研究背景及目的胚胎形态发生素Nodal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作为诱导早期胚胎信
目的:本实验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细胞肺癌(large cell lung cancer,L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
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的精度直接决定其启动运行时的性能。针对12/10极永磁磁通切换型电机,在验证其凸极性的基础上,采用注入脉振高频信号实现转子初始位置估计。通过对传统
现阶段农村水厂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但是管理规范性却不是很强,因此各个水厂的运营成本都非常高,难以创造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在文章中详细分析农村水厂运行管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