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色彩运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nia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篷子、石民、胡也频诗歌中的色彩词作出收集和统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对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诗歌和色彩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艺术色彩的视角来对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探究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色彩审美生成。首先探讨法国象征主义和改良化的日本象征主义对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诗歌在色彩与诗歌创作实践方面的影响。其次对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们的留学经历和美术背景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其在美术创作实践和理论中形成的“纯诗”的艺术理念,并寻找此艺术理念与诗人诗歌创作之间的联系。第二章是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诗歌的色彩运用情况及诗歌中的色彩搭配进行分析。首先对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篷子、石民、胡也频七位诗人在二十年代书写的诗歌中的色彩词进行详细的整理、统计,并以表格的方式将诗人们色彩词的偏好进行呈现,为下文进一步探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中色彩布局搭配进行分析,从色彩的单一渲染、色彩对比和多色组合搭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是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象征主义诗歌中的色彩语言进行研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色彩词运用给诗歌带来了许多绘画色彩不曾具有的审美功能,主要从色彩词塑造出的线条流动性、色彩语言带来的画面动态效果以及色彩的联觉性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是探讨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诗歌中的色彩意蕴。首先对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高频率使用的六大色彩,即黑色、白色、灰色、黄色、红色、金色的色彩象征意义展开探讨,并从意象色彩化与色彩意象化两个方面探讨色彩与意象创造之间的关系。最后从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出发,从顺向显示、对比显示、逆向显示、变异显示四个角度去分析诗人寄寓在不同色彩上的主体情感。第五章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象征象征主义诗歌的色彩运用作出审美评价。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在色彩运用方面对现代诗坛产生重大影响,并促进了解诗学的诞生。但因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个人生活经验的匮乏,加上当下相关理论在国内发展还不够成熟,导致诗人难以完全理解应和理论,因而在色彩运用上存在生硬拼凑的现象,导致诗风晦涩难懂。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诗派色彩运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20年代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的情感意蕴,丰富新诗色彩美的研究,也能够为中国新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野。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民航机场数量持续快速增长,需大量高学历机场运行与管理类专业人才补充到机场实际工作岗位中。针对高校培养的机场运行与管理类专业学生不能完全符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现状,本文结合“四型机场”建设对机场高质量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机场运行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为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正>城市是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优质资源要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资源集聚和要素运筹能力,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成都探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新路径,就必须坚定不移推动优质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集聚、科学配置,不断提高传统要素效率,激活数据等新型要素潜能,持续提升超大城市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期刊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条件,进而影响物种的分布、数量和存活率。本文基于优化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下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过去、当前、未来时期的潜在栖息地格局。结果表明,降水量、温度、海拔是栖息地的主要影响因子。当前时期适宜栖息地面积较过去时期下降24.69%;未来2041—2060年间,SSP3-7.0与SSP5-8.5情景下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面积较当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和PANSS、MCCB、WMS-R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RPL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MCCB评分中连线测试、操作速度与工作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
为改良极寒气候下城轨交通车厢热环境,将石墨烯(GN)作为填料加入碳系电加热涂层,采用热压工艺将加热涂层与环氧树脂半固化片复合,制备出可作为车厢地板表层面板使用的石墨烯复合加热面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加热涂层的微观形貌,用自制电加热实验平台和高低温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表征了加热面板的电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探讨了石墨烯质量分数对加热涂层电热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涂布形式对加热面板电热性能
<正>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护士在这次疫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他们强烈的道德感和自我牺牲精神,得到了来自政府、媒体、群众的肯定,使得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有了显著提高[1]。许多医学生认为疫情会对今后的专业选择有影响,其中主要是积极的影响[2]。而当前与护生认同相关的研究,
静止轨道卫星系统中,由于机载终端处于高速运动状态,自动波束切换是解决机载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静止轨道卫星系统的特点,对自动波束切换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一种终端在机载状态下的自动波束切换方案,在切换决策以及同步等方面提供了解决思路。
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多学科高度融合的实验平台。针对本校自动化类专业实验教学和研究的特色,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配置情况,分析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定位,论述了其对相关实践教学项目的支持,提出了以学生创新竞赛和教师教学科研竞赛促进实验室发展建设的思路。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损害、敌意归因偏向和自我怜悯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53例社区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童年创伤问卷(CTQ)、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中文版自我怜悯量表(SCS-C)评估所有受试人员的童年创伤、认知功能、敌意
为探究滨海地区人工防护林火烧迹地土壤总呼吸速率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以福建省滨海沙地尾巨桉人工林火烧迹地为对象,利用壕沟法区分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采用Li-8100碳通量自动测定系统对该林地土壤呼吸进行测定,同时测定0~10 cm深处的土壤温度(T10)和土壤体积含水量(W10),分析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林地水热因子的月动态变化,探讨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