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运行期消落带强风化泥岩崩解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内泥岩在周期性“湿干”交替作用下易发生崩解,给泥岩岸坡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引起岸坡的失稳。为了研究消落带强风化泥岩的崩解特性,课题组研发了一套可以模拟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岩石所处的岸坡应力和周期性“湿干”交替共同作用环境的软岩崩解试验装置(SGRYBJY-2016),通过开展泥岩在“湿干”交替与岸坡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崩解试验、物质组分变化测试、宏细观结构测试等,获得巴东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的崩解规律,揭示水库运行期消落带强风化泥岩崩解机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述如下:首先,选取巴东组强风化紫红色泥岩为代表,对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湿干”交替作用环境特征与岸坡应力作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水库运行期岸坡消落带环境模拟试验,获得当不考虑岸坡应力(即岸坡表面三向应力为0MPa)时,“湿干”交替作用下泥岩湿化时间和干燥时间分别为4天和1天,获得考虑岸坡应力(即岸坡表面处于两向应力状态)时,“湿干”交替作用下泥岩湿化时间和干燥时间分别为3天和1天;然后,进行泥岩在“湿干”交替作用与岸坡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崩解试验,崩解试验的每个周期结束后,对母岩及崩解物进行颗分试验,从母岩上取部分碎片进行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镜(SEM)和吸水性测试,取泥岩试样“湿化”过程的浸泡液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获得泥岩物质组分、粒径分布和宏细观结构随水库运行期“湿干”交替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接着,根据吸水率和颗分试验结果,建立泥岩吸水率和崩解系数随水库运行期“湿干”交替作用次数变化的数理模型。模型表明,当岸坡表面三向应力均为0MPa时,泥岩吸水率随“湿干”交替作用次数的变化符合对数函数,崩解系数符合指数函数变化;当岸坡表面两向应力分别为0.5MPa和1.0MPa时,泥岩吸水率和崩解系数变化规律均符合指数函数;最后,综合分析泥岩在“湿干”交替作用与岸坡应力共同作用下物质组分、粒径分布和宏细观结构随“湿干”交替作用次数的变规律,揭示三峡库区消落带强风化泥岩在水库运行期的崩解机制。
其他文献
本实验室体内研究曾表明,马尾松花粉多糖(PPM60)及其硫酸酯化衍生物(SPPM60)均能通过增强免疫抑制小鼠体内S180肉瘤,且SPPM60作用更强。本次实验拟从体外的角度,考察SPPM60或PPM60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状态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明确硫酸酯化对松花粉多糖体外抑制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花粉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肝癌的防治提供一种潜在的方法。实验主要
识别矿坑充水水源,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不仅是金属矿山防治水措施、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水环境保护的基础,更是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合理制定的支撑。旗杆楼铁矿地处黄淮河冲积平
学位
河流崩岸是一个跨学科的前沿研究课题,目前,对崩岸机理的研究尚未清楚,崩岸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缺乏各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通过对河岸崩塌机理研究成果,旨在丰富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