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豆抗原蛋白β-conglycini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半抗原为免疫原,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抗大豆β-conglycinin单克隆抗体,并在定量检测、亲和层析和体外小肠上皮细胞结合试验中进行了初步应用。研究共包括四个试验。试验1,以人工合成的对应于β-conglycinin分子山α’亚基上的一段抗原表位肽(RPQHPER,78-84α’)作为半抗原,然后与载体蛋白(牛血清白蛋白,OVA)交联后作为免疫原制备了抗β-conglycinin单克隆抗体(Mab 6G<,4>)。经竞争性、非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鉴定,结果表明:Mab 6G<,4>属于IgG<,1>类型抗体:该抗体能与β-conglycinin特异性结合,亲和常数达6.9×10<9>L/mol,但与其结构或功能类似物glycinin无明显的交叉反应:抗体能识别β-conglycinin分子中的α和α’亚基。由此可知,制备的Mab 6G<,4>为大豆制品中β-conglycinin的定量检测,为探讨β-conglycinin在仔猪消化道内的分布及其致敏机理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分析工具。试验2,以单克隆抗体(Mab 6G<,4>)为工具,建立了定量检测大豆制品中β-conglycinin的竞争性ELISA方法。结果表明,根据Mab 6G<,4>的标准校正曲线,抑制抗原与抗体结合50%时β-conglycinin的浓度(IC<,50>)为4.7 ng/mL,检测限为2.0 ng/mL;经精密度和回收率分析,Mab 6G<,4>-ELISA方法表现出较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可重复性。因此,建立的Mab 6G<,4>-ELISA方法为β-conglycinin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试验3,将单克隆抗体Mab 6G<,4>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琼脂糖凝胶偶联后制备免疫亲和柱,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分离纯化大豆中的β-conglycinin。结果表明,该免疫亲和层析法能有效提取大豆中的β-conglycinin,其纯度达92.9%。高纯度β-conglycinin的获得为在后续研究中揭示单个β-conglycinin分子的抗营养作用和致敏机理奠定了基础。试验4,以单克隆抗体F(ab’)<,2>片段为工具,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了大豆β-conglycinin在7日龄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上的结合情况,并检验Mab 6G<,4>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大豆β-conglycinin能广泛结合于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上皮细胞,并证实了所制备的单抗Mab 6G<,4>可应用于细胞定位分析和体内代谢研究。综合上述试验,得出如下结论:以大豆β-conglycinin分子α’亚基上的一段抗原表位肽作为半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和亲合力。将其应用于大豆β-conglycinin的定量检测、分离纯化以及β-conglycinin在细胞与组织中的定位分析均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此外,该抗体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β-conglycinin在仔猪体内的致敏机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
其他文献
本文所指患者批评意见是指患者针对自己的就医感受和体验,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就医环境、就医流程、收费服务、后勤保障等加以比较分析,评判优劣,提出缺点和不足,来
提问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临床咨询个案过程的观察,总结了心理咨询会谈过程中常见的五种提问类型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提问方式,为心理咨询师实操提供了切实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脑卒中
牛肉产业一直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我国牛肉产业的重要指标--牛肉产量、进出口量(额)建立预测模型就非常重要。 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1961年到2005
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市桥口区托幼机构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研究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为托幼机构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武汉
临床采集血液标本中高脂血标本是常见的类型,虽然其并不会对所有检查项目都造成干扰,但其对临床一些检验项目如生化检验、血凝检验、放射免疫检验等的检验造成干扰,从而影响
目的:分析预见性及优质护理对肺栓塞患者治愈效果.方法:80例肺栓塞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的,来我科治疗的患者共计10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讨论比较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成效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前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6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引进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机构,对医院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促进护理管理及护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方法:按照市卫计委规范程序确定第三方调查机构,应用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