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很多在外务工的农民都选择了在离家近的城镇中购买住房,他们购房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改善家庭的居住环境。迫于购房压力,大多数在城镇购房的农民依然是选择外出务工,将老人、妇女及孩子留守在家中,这些留守在家的妇女便成为了如今居住在城镇中的新一代留守妈妈,对她们而言,必然要做出部分的改变来适应崭新的城镇生活。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务工,家庭的重担基本上是由留守妈妈一人承担,包括赡养父母和教育子女,从Y小区的城镇留守妈妈群体中了解到,教育子女是目前令她们最为焦虑的一件事情。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Y小区部分城镇留守妈妈的子女教育能力相对过低,甚至很多留守妈妈认为自己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子女教育责任,大多数依赖学校来教育子女。Y小区留守妈妈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育子女压力过大、教育认知偏差以及情绪管理障碍等方面。本文结合了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及实务方法,以Y小区留守妈妈为对象,针对城镇留守妈妈的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工作,提高了城镇留守妈妈的子女教育自信心,协助她们学会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如何管理情绪以及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本研究主要以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式访谈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借助小组工作方法较强的互动性和针对性进行了实务介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Y小区城镇留守妈妈进行结构式访谈和深度访谈,确定Y小区留守妈妈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需求。(2)小组工作实务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并且进行过程评估以及结果评估。对于小组活动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3)对于城镇留守妈妈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了尝试性地探索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