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膝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OMP、MMP-13及临床疗效评分水平的变化,从细胞因子层面研究陇中骨刺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为临床上应用陇中骨刺膏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骨科、行保守治疗的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K-L分型为I-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依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奇正消痛贴外敷,1次/2日,1贴/次,1个疗程为2周,连续用药2个疗程,同时配合宣传教育、运动干预(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耐力训练)、1次/2日;治疗组:陇中骨刺膏外敷,1次/2日,1贴/次,1个疗程为2周,连续用药2个疗程,同时配合给予宣传教育、运动干预(股四头肌肌力训练、耐力训练)、1次/2日。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三个时间段对患者进行VAS、WOMAC及HSS评分,通过ELISA测定不同时间节点患者血清中COMP、MMP-13的含量,比较不同时间节点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及HSS评分与患者血清中COMP、MMP-13差异,从而评估不同时间节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膝关节HSS、WOMAC功能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HSS、WOMAC关节功能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后2周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HSS、WOMAC功能评分均有升高且有明显差异(P<0.05);将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评分分别进行比较,HSS、WOMAC关节功能评分升高无明显差异(P>0.05)。2.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后2周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有小幅下降(P<0.05);将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评分分别进行比较,VAS评分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血清COMP、MMP-1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在治疗后2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COMP、MMP-13的值均下降(P<0.05);与治疗后2周相比,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血清COMP、MMP-13的值均有下降(P<0.05),其中Ⅲ级患者下降幅度最显著;将两组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评分分别进行比较,血清COMP、MMP-13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总体疗效: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缓解KOA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降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COMP及MMP-13水平时降幅更明显,且对照组更易引起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陇中骨刺膏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细胞因子COMP、MMP-13的表达来干预膝骨关节炎的进展,临床应用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加肌力及关节稳定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