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健脾清热利湿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从生物化学、病毒学、血清学等多项指标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入手,对健脾清热利湿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疗效观察,探讨中医药联合抗病毒药物时产生的作用,且中西医取长补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为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提供新的思路。于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及解放军八一医院肝病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40例HBeAg日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按照先后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即中药方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组(治疗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时间为2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肝功能、HBV-DNA、HBeAg/抗HBe变化情况;服药前后中医证候(胁痛、乏力、纳差)及疗效情况。分别在治疗阶段的第0周,12周,24周各观察记录1次,并按组内对照及组间的对照来判定疗效。两组根据各自症状于治疗0周,12周,24周后进行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照显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ALT、AST经治疗12周、24周较治疗0周时均改善明显(p<0.01),两组ALT于治疗后12周、24周进行组间对照,结果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经治疗后24周组间对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V-DNA于治疗24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抗HBe于治疗0周、12周、24周治疗后相差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24周后进行组间对比,显示治疗24周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健脾清热利湿法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可发挥中医药优势,有效改善疾病本身所致患者的不适症状,并能减轻干扰素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且所选方中某些中药还具备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病毒等作用,能够提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乙肝病毒的应答率(包括生物化学应答、血清学应答、病毒学应答),此对于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