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监测,明确患者是否有阿司匹林抵抗,并观察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省医及我院住院治疗正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的脑梗塞患者134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次日采血于3小时内行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Max)检测,了解脑梗塞患者是否存在AR、ASR、AS,测定其发生率,并对这三组病人住院期间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别检测斑块的发生率、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评分,评价二者的关系;同期选取住院治疗的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脑梗塞病人: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氯吡格雷治疗组50例,所有患者均于标本采集3小时内完成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Max)测定,并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定内膜厚度(IMT)、斑块评分,并对以上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经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Max)、内膜厚度(IMT)、斑块评分的关系。  结果:  1.通过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可对高危人群脑梗塞患者进行筛选,了解脑梗塞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可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aspirin resistaIl),阿司匹林半抵抗(ASR,aspirin semiresponders)及阿司匹林敏感(AS,Aspirin sensitivity)。  2.脑梗塞患者中ADP和AA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可发现:AR组(ADP及AA诱导结果均增高者)发生率为5.22%;ASR组(ADP或AA诱导结果有其中一项增高者)发生率为26.87%;AS组(ADP及AA诱导结果均未增高者)发生率为67.91%。  3.对比 AR组、ASR组、AS组的IMT可得出结论:AR组的IMT均明显高于ASR组、AS组(P<0.05),其中以AS较为明显(P<0.01);ASR组的IMT亦高于AS组的IMT值(P<0.05);对比斑块积分可得出:AR组与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与A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SR组与A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阿司匹林组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IMT值、斑块积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率分别为24.56%、26.03%;、21.19%、7.54%;氯吡格雷组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IMT值、斑块积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率分别为32.87%、31.24%、22.69%、7.41%;  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治疗前各指标亚组(ADP、AA、IMT、斑块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组的ADP及 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及斑块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通过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结果可成功筛选出阿司匹林抵抗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现象存在。  2、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的治疗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其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如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抵抗原因有关。  3、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参与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的研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古代的小学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再到今天各种各样的语言学著作,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关于汉字的性质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定论,特别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文字的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后,关于汉字的性质更是争论不休。本文就是汉字性质问题入手,从文字时间上的演进规律,以及文字字体本身的构造特点等多个维度深层次的探究文字的性质,最终论证文字的表意性。  关键
摘 要:本文所讨论的是最近五年风靡于众多网络平台并反映社会事件的新词新语或者能够旧语新用的言语,这类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价值,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对此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任其泛滥。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的来源、类别以及定位与规范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网络语言;来源;类别;定位;规范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摘 要:由于东西方思维以及文化的差异性,英语与汉语在数字表达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英语是三位一空,而汉语是四位一空,所以这就给口译大赛的选手在英汉数字口译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探究了英汉口译的难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英汉数字口译策略,同时以第五届全国口译大赛吉林省复赛英译汉口译真题为例,分析全国口译大赛英译汉口译真题中数字的特点,以期为口译学习者以及口译员提供训练方法。  关键词:数字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