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早期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代谢调控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12月龙华医院、胸科医院、华东医院住院治疗的34例Ib-IIb期肺腺癌中医辨证证属气阴两虚证的患者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中药+化疗组18例(益气养阴解毒方联合化疗)和化疗组16例(单纯化疗),21~28天为一周期,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肿瘤标记物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率;并监测两组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情况、胃肠道反应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以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一周期治疗后血清样本的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及糖代谢分析,探索益气养阴解毒方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可能效应物质基础。结果:本研究中纳入的34例患者(随访至2019年4月30日)均完成4个周期治疗,未发现有复发转移的病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疗程增加,中药+化疗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有升高趋势(p>0.05),化疗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呈下降态势(p>0.05)。两组治疗1周期后、4周期后CA125、CEA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随着疗程增加,中药+化疗组CA125显著下降(p<0.05),化疗组CA125先降后升(p<0.05);CEA两组内治疗后均呈先升高后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YFRA21-1两组比较、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在1周期治疗后,中药+化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4周期治疗后,中药+化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1周期后两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4周期后,中药+化疗组恶心、呕吐、便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中药+化疗组低于化疗组(p<0.05)。在代谢组学方面,肺癌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共发现43种差异性代谢物(p<0.05),分别为氨基酸、脂肪酸和有机酸,提示肺癌人群存在代谢紊乱。进而发现中药+化疗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发现吲哚-3-羟酸、琥珀酸、甘氨酰脯氨酸、羟基丙酸、甲基丙二酸共5种差异性代谢物,除吲哚-3-羟酸以外,其他代谢物浓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⑴益气养阴解毒方能够提高早期肺癌术后化疗患者辅助性T细胞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调节早期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⑵益气养阴解毒方可减轻早期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⑶初步揭示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的代谢紊乱。⑷益气养阴解毒方可能参与干预肿瘤糖酵解进程、调控肿瘤能量代谢,调节早期肺癌术后患者的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