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棉籽油和甲醇为原料,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考察反应条件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测定生物柴油组成和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主要理化性能及燃烧排放性能,以便选择配比适当、性能良好的混合燃料,为棉籽油的充分利用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采用碱催化法制备棉籽油生物柴油,借助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利用GC-MS定性分析了生物柴油组分,以国标方法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考察了混合燃料的燃烧排放性能。结果:1.测定了棉籽油的酸值和皂化值,并计算其平均分子量。棉籽油的酸值为0.25mg KOH/g,皂化值为199.68mg KOH/g,平均分子量为843.9。由于其酸值较低,适合以碱催化法进行酯交换反应。2.采用碱催化法合成棉籽油生物柴油。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KOH)用量为油重的1.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0min。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催化剂用量对脂肪酸甲酯产率的影响最大。3.采用GC-MS法对棉籽油生物柴油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共分离出35种组分,其中23种为脂肪酸甲酯。该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甲酯和棕榈酸甲酯,其中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为27.37%,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为72.63%。4.以不同掺混比的棉籽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方法测定了混合燃料的各项理化特性指标,研究结果显示:生物柴油的密度、运动粘度、表面张力、闪点、酸值等都明显高于0#柴油的,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大,混合燃料的上述几项性能指标也随之升高。棉籽油生物柴油主要理化特性值:密度(20℃)889.8kg·m3,运动黏度(40℃)4.92mm2·s-1,闪点(闭口)165℃,酸值0.58mgKOH·g-1,铜片腐蚀性1级。5.发动机试验表明:通过外特性分析,随着棉籽油生物柴油掺混比的增加,混合燃料在柴油机上应用的动力性能逐渐下降,燃油消耗率逐渐上升;尾气中的CO、碳烟含量逐渐降低,NOx、CO2含量逐步升高,HC在掺混比例小时比柴油低,掺混比高时比柴油高。通过负荷特性分析,在低转速和高转速下,随着负荷的增加,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燃油消耗率较柴油有所升高;NOx排放有所升高,烟度有所降低,低转速下降低更明显。结论:1.利用碱催化法合成了棉籽油生物柴油,借助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2.利用GC-MS法对棉籽油生物柴油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从组成上来看,棉籽油生物柴油可作为替代燃料。3.测定了不同掺混比棉籽油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运动粘度、闪点、酸值等主要理化特性。自制的棉籽油生物柴油符合国家生物柴油标准,掺混比低于50%的混合燃料有较好的理化性能。4.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定了混合燃料的燃烧排放性能,棉籽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掺混比控制在1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