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引导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提倡强身健体后,全民运动形成热潮,健身运动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个背景下,球类运动成为了热门活动,其中乒乓球作为中国国球,更是深受广大人群的青睐。乒乓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够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而且,乒乓球运动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也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然而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发育关键时期,运动系统、运动器官尚未成熟。根据这些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乒乓球学习,对以后的乒乓球教学训练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本上人体所有的动作行为都要依靠激活肌肉,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信息,在大脑做出判断后做出相应的控制行为,控制动作的方向和位置,也就是说人在运动中都能判断身体四肢所在的空间位置。现在本体感觉对多数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都有了一定的实验研究,但是本体感觉与乒乓球运动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因此,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加入本体感觉引导训练这一新的训练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济南市某乒乓球俱乐部40名小学乒乓球学员采用本体感觉引导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经过九周训练,两组学员技能水平均有显著性提高。实验组采取本体感觉引导教学训练后,实验组学员的本体感觉能力比对照组学员的本体感觉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明显。(2)进行本体感觉辅助训练后,实验组学员击球准确性、动作完整性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明显提高了乒乓球正手击球动作的规范性和正手单球的连续性。(3)经过相同时间的训练,实验组学员在控球能力、击球时间、击球点和动作稳定性等方面的进步速度更快一些。相比于传统教学法,本体感觉引导教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帮助学员建立动作定型、掌握基本技术。建议:(1)本体感觉训练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本次实验的测试指标不够明确,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本体感觉引导训练方面的实验设计尚不成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来探讨。(2)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应注重通过本体感觉进行技能训练,同时增加本体感觉训练的多样性,增加更多的关于本体感觉的辅助训练,增加训练过程的乐趣,激发兴趣、提高积极性,使学员更快的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提升乒乓球运动技能水平。(3)在进行乒乓球教学训练或者相关实验研究时,要注意训练的连续性。(4)要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训练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
其他文献
开放包容心态是一个人主动敞开自己、悦纳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性发展的较高境界。应用型高校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别需要在大学里培育他们拥有开放包容心态,这也是
目的分析浙江省慈溪地区2013-2017年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状况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慈溪市妇幼保健院妇科、皮肤科、生殖内分泌科及泌尿科就
“电商网红营销”是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随着“电商网红”队伍的逐渐扩大,我们发现,电商网红不过是将身体消费完美展现的工具而已,电商网红逐渐成为了身体消费的符号,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