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中医学“肾藏精”、“肾主生殖”、“阴阳学说”之理论,提出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方案。为了探讨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进一步观察总结经典名方左归丸、右归丸对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分析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机理,本项目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疗效机理探讨,以期能为治疗卵巢早衰提出更完善的治疗思路。
方法:所有病例均来源于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时间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共观察患者180例,卵巢早衰组及卵巢早衰前期组各80例(中药汤药组各20例,中药丸药组各2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20例,西药组各20例),正常组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组。本课题将通过对血清基础性激素测定、基础INHB水平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窦卵泡个数、大小等各项指标的测定分析,探讨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对卵巢早衰INHB水平及窦卵泡发育的影响。
结果:
1.总疗效观察比较:中药组与西药组总疗效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丸药组与汤药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效果好,明显优于西药组,而中药丸剂与汤剂无明显差异。卵巢早衰前期患者疗效优于卵巢早衰患者,说明卵巢早衰重在早发现早治疗。
2.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的症状积分治疗后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中药、西药均可改善临床症状,中药组与西药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丸药组与汤药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明显优于单纯西药,而中药丸剂与汤剂无明显差异。
3.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卵巢早衰患者E2中药、西药治疗均明显升高,而FSH明显下降,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调节FSH水平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而调节E2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下调FSH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调节FSH水平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丸药组与汤药组调节FSH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正常组比较调节FSH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调节FSH水平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能下调FSH水平,升高E2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单纯西药虽然短时期能升高水平,但停药后下调FSH水平不明显。
4.对血清抑制素B水平的影响:血清抑制素B中药、西药治疗明显升高;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调节INHB水平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下调INHB水平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调节INHB水平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丸药组与汤药组调节INHB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正常组比较调节INHB水平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调节INHB水平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治疗能上调INHB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5.对窦卵泡数及大小变化的影响: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窦卵泡数及发育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窦卵泡数及发育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比较窦卵泡数及发育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丸药组与汤药组窦卵泡数及发育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正常组比较窦卵泡数及发育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窦卵泡数及发育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1.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明显,中药组(87.5%)和中西医组(95%)的治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75%)。
2.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月经状况及围绝经期的不适。
3.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可以改变POF患者的血清内分泌水平,使之FSH水平下降,E2和INHB值水平上升,疗效优于对照组。
4.左归丸、右归丸循期阴阳序贯疗法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提高卵泡储备功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激发卵巢及其他受损组织修复,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