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个人》是格雷厄姆·格林颇具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夏韦尔展开,叙述了夏韦尔在狱中花钱买命、出狱后良知不断觉醒,最后在保护心爱的人的过程中,和骗徒搏斗致死。而该小说也贯彻了格林小说一贯的主题——“人性”。针对小说《第十个人》的翻译研究,笔者所运用的理论依据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一书中提出的“隐身”与“显形”策略,这两者是韦努蒂针对译者的地位而提出的。“隐身”是要求译者“不能独自主张”;而“显形”则要求译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译文中更能体现原作的特色。本论文从“隐身”与“显形”的视角出发,对《第十个人》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探索性地分析。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小说背景、小说内容及主题、文学翻译的特征以及理论依据——译者的“隐身”和“显形”;第二章主要阐述了任务的实施过程以及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第三章通过具体实例论述了小说翻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四章是用译者的“隐身”和“显形”理论,从单词、词组以及句子三方面着手,对小说中的翻译进行具体分析;第五章是对该论文的总结。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文学翻译中,需要兼顾两种策略,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