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译者与作者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活动基于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这种性质决定了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极为密切的关系。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现代解释学理论家们围绕作者“本意”的争论以及对于“理解”的创造性思索为我们审视传统翻译观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域”。本文拟从该理论关于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等问题的论述,结合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探讨其对当代翻译研究的启示。 一直以来,作者意图中心论指导着传统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这一理论认为把握作者原意是理解原文的根本归宿:读者与作者完全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穿越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阻隔,进行无阻碍地沟通与交流。这是由实证主义时代因果论造成的根深蒂固的信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译者们一直都相信存在着一种理想、透明的翻译,即既能忠实于原文内容,又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出原作的风格和神韵,并把这种理想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古今中外,这种理想在译者身上的表现不胜枚举 这种以作者为中心的翻译观强调对作者原意的准确把握,对原文唯一,正确的理解,但它无法解释为何同一著作在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会有不同译本,不同的译者对于同一译本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手法等现象。在这种传统翻译观的指引下,评论家们会把同一著作的不同译本拿来比较孰优孰劣,哪个更忠实于原文,甚至会就此提出一个翻译“标准”。但这种研究方法无形中忽视了对译者所制定的翻译方案,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对作者意图中心论进行反思、批判的过程中,本文结合了现代解释学对于正确理解的标准从何而来的探索,肯定了文学作品的意义只能在理解中生成这一观点。文学作品的意义世界是对象文本所拥有的过去视界与主体所拥有的现在视界的融合。译者将他作为读者和阐释者阶段所获得的理解和感悟有机地融入到语言转换过程中,极大地发挥了自己的文学创造性.由此,本文论证了译者与作者的对话关系,肯定了译者的历史性及其在翻译活动中所发挥的创造性。
其他文献
探究医疗口译员在口译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讨医疗口译员在医患对话中如何扮演对话参与者、文化协调者和顾问、中立者这三种不同的角色,以帮助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联合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在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儿50例(观察组),非类风湿关节炎结缔组织病患儿50例(对
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学校档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干部的真实写照和德、能、勤、绩、廉的综合反映,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
目的探讨移动技巧训练对老年脆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并发症的影响,为提高脆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和降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例老年脆
男性患者,30岁,因发现盆腔异物4个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史询问中患者神志清楚,承认有无法自控的异常性癖好。临床表现:下腹偶发不适。既往:患者5年前将1支温度计从阴茎处插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人口结构的迅速老龄化和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问题。亲情日渐疏离、亲友难得团聚,同龄人面对面之间的交流相对减
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采用预混燃烧可以降低燃烧室的温度和降低NOx的排放。但是,预混燃烧容易导致燃烧不稳定。有鉴于此,本文中对预混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及其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
随着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作为公共支出理论主体的公共品理论日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同时,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作为一方经济主体正逐渐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重点转向
<正>一、案例背景数学模型是为了某种目的,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像、图表等描述客观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在小学数学
酵母β-1,3-葡聚糖是一种生物活性强、毒副作用低的高效生物应答物,但水溶性差而使其利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产β-葡聚糖酶菌株LE02为研究对象,采用固态发酵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