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下养鸡为林木复合经营系统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以浙江临安横路乡生态鸡场为实验场所,利用典型取样法选择样地,利用样地调查法对该生态鸡场山核桃林和早竹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进行调查分析;环刀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平板稀释法测定土壤微生物数量;样方法测定林地小气候环境与林木中叶绿素含量,人工计数法获得鸡只分布概况,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1)生态鸡场最佳生态承载量为40-50只鸡/亩;2)山核桃林林地小环境相比早竹林与空地,稳定性更高;3)生态鸡场中鸡的取食干扰可影响竹林,使其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对山核桃林木几乎无影响;4)生态鸡场中鸡取食干扰对林下草本层与灌木层生物多样性影响显著,林下养鸡可降低植物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距离鸡舍越近多样性指数越低,同时可得出该生态群落形成时间较短;5)生态鸡场中鸡的活动对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土壤产生显著影响,鸡舍附近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水解氮和微生物总数有所增加,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pH增高,速效磷含量下降,适度放牧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6)从生物量、枯落物持水量、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与林地小气候环境来看,山核桃林高于早竹林,山核桃林更适合发展林下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