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近年来上海把高中生参加社会实践,尤其是高中生志愿者服务的活动,作为高考改革的新探索。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团市委三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强调每位高中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学时。作为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之一的浦东图书馆,在面对社会、学校、学生的这一需求时,积极响应却又力不从心,对来馆的高中生志愿者缺乏专业性的岗位服务指导课程。目前,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志愿者的培训研究较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而面向高中生志愿者的岗位指南课程几乎没有,在课程体系、课程形式、志愿者服务岗位的具体介绍方面的创新少之又少。因此,如何满足图书馆类高中生志愿服务中学生、图书馆基地、学校三方的不同需求,结合时代特点设计开发出面向高中生志愿者的图书馆岗位指南课程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将以浦东图书馆为例,以在浦东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高中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总结、借鉴国内外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设计开发出本研究的课程开发模型,并对课程进行实施和评价。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岗位指引手册,该手册既是高中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指路人”,同时对图书馆基地和学校也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本课程能够对图书馆以外的其他类别高中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