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以张家港群众体育管理现状与特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张家港市群众体育的现状的研究可以发现张家港群众体育管理的优点之处,可以为其他地域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的作用。通过对特点形成的原因和需要保障条件的深入分析为张家港群众体育更好开展和发展提供咨询和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群众体育管理现状方面:(1)群众体育的组织机构比较健全,发挥了一定的管理职能,形成了一个政府部门领导和民政部门监管、体育行政部门主管、体育社团经办、群众参与等多方面协调配合的领导机制,组织化程度较高。(2)街道办事处体育负责人和体育协会负责人的学历大部分较高,但是专业结构中体育专业的人员比例很小。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38.7名,但社会体育指导员女性多男性少,年龄偏高,学历偏低,体育专业所占比例很小,等级偏低。(3)群众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赞助,政府每年投入大量体育经费并将每年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资金主用于全民健身路径、体育公园、特色和品牌活动。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筹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4)场地维护管理到位,建立了比较完善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定职定岗责任到人。场地设施建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健身工程与健身点的建设己经超出苏州现代化的健身工程与健身点标准,但辖区学校所属的体育场地设施没能得到合理的利用。(5)人们主要是通过电视台、市电台、政府网站、体育局网站、横幅活动宣传专栏、板报、体育健身论文等获取的信息。主要包括了健身知识、活动信息、政策法规、先进案例等信息。信息的来源渠道面广,获得的信息类型业比较全面。(6)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次数多,注重品牌与特色项目的发展。“镇镇有特色,社区有品牌”,各镇(区)一特多品,基层单位一村一品的格局基本形成。2群众体育管理特点方面:(1)张家港群众体育管理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体育发展目标方面明确了体育基本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场地设施方面以完善群众身边场地设施为重点的“四个一”全民健身体系和“城区5分钟、乡镇10分钟健身圈”的建设,使人们基本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锻炼;体育活动站进行挂牌登记管理,使得体育组织步入正规化,管理达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目标;全部乡镇均创建为特色体育乡镇,积极有效的带动了乡镇群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活动方面以承办国内外大型竞赛带动群众体育品牌活动项目的开展,有效的激发了人们参与锻炼的热情,充分发挥了体育项目品牌的优势,体现了一特多强的特点。(2)张家港精神和独特的经济优势为张家港群众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3)建立了切合张家港本地情况的组织管理法规、监督、考核和奖励等制度,提供了组织、投入、宣传、评价、科学等保障,使开展群众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人管事,确保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进而提高政府的干预能力,促进政府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4)受其特点影响,张家港市的体育人口稳步增长,占到人口总数的52%,高于第3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中体育人口比例13.8%,市民的体质合格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