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正电型环糊精合成及其氢键作用增强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手性药物的需求也在与时剧增,同时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副作用也越来越关注,因而手性化合物的分离显得尤为重要。毛细管电泳技术凭昔其高效、便捷、灵敏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方法。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广泛用于手性分离的手性拆分剂。同时手性选择剂的改进和优化是影响毛细管电永分离手性药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论文制备了两类氢键增强正电型p-环糊精,实验步骤简单可控,所得产物均经熔点、1H NMR、13C NMR、FT-IR、ESI-MS等表征。所得目标产物在毛细管电泳中对丹酰化氨基酸、α-羟基酸及羧酸类消旋体实现了有效的手性分离。包括两个部分:(1)第一类单取代单正电中心型6A-(2-甲氧基乙铵)-p-环糊精氯盐(MEtAMCD)和5A-(4-甲氧基丁铵)-p-环糊精氯盐(MBuAMCD),在烷基铵盐类p-环糊精的基础上引入可以与手性化合物形成氢键的甲氧基(-OCH3),有力增强了消旋体的分离效果。创新的利用1H NMR的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分子和不同对映体分子的包络作用及氢键作用对其手性识别的影响。二者分别作为手性拆分剂,在毛细管电泳中对丹酰化氨基酸、α-羟基酸和羧酸类消旋体进行手性拆分实验。同时考察了pH值、手性拆分剂浓度、分离电压、实验温度等因素对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影响。(2)第二类双取代双正电中心型6A-铵基-6c-丁基咪唑鎓盐-p-环糊精(AMBIMCD),这类环糊精分子是在p-环糊精的6位取代有铵基和咪唑鎓基,从而兼有铵盐类环糊精善于拆分酸性消旋体的优点,及咪唑鎓盐类环糊精善于拆分两性氨基酸的优点。双正电中心的特性使其在较低的浓度条件下就能对消旋体有很好的拆分效果;铵基的存在利于与消旋体分子构成氢键从而增强了α-羟基酸和苯氧丙酸类消旋体的分离程度。实验数据与之前报道的单取代单正电中心的铵基类(或咪唑鎓盐)环糊精比较,更能充分体现AMBIMCD的强大手性拆分性能。综上所述,本论文开发的两种氧原子和氮原子构建的氢键增强型β-环糊精已被成功制备表征,并且在手性物质分离中各有所长。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设计开发新型正电型环糊精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进
打印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结合PB,给出一种自定义纸张的打印方法,较好解决了企业对各种纸型打印的客观需要,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链条上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由于垃圾特性、防渗系统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生活垃圾
西南酸雨区为我国主要酸雨沉降区,且是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本文将该区9个地点的降雨资料进行了总结、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pH值和主离子成分(Cl-、SO42-、NO3-、Ca2
在对休闲渔业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的互动与耦合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沿海地区休闲渔业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
基于三元微观相场动力学模型,研究弹性畸变能对于Ni75Al15Ti10合金早期沉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沉淀过程经历了从L10相向L12相的转变,且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最终沉淀产物为复
1976年以洛阳拖拉机研究所为召集单位,由湖北农机液压件厂、长治液压元件厂、天津机械厂、沈阳农机试验场、农机院等单位参加的联合设计组对农用中高压齿轮泵进行了联合设计
杂环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中,在医药、染料、农药、有机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简便高效的合成杂环及其衍生物是目前有机化学中
离子热合成法是一种用离子液体同时作为溶剂和潜在的结构导向剂来制备无机材料的新型方法。离子热法是为区别于水热法而提出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在常压下制备材料。本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