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思想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u16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为”思想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观念。它以无形无状之“道”作为根基,因为“道”的虚无成就了万物,所以要有作为就需效法于“道”的“无为”,行不言之教,顺任自然。“无为”即是清静无欲,柔弱不争,更是一种善为,它在老子的自然观,人生观以及政治观上都有极为深刻的体现。老子的“无为”思想涵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警醒人们少私寡欲,谦下不争,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塑造一个理想的人生,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这为我们认识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讲“无为”与“自然”是统一的,通过“无为”的行为来达到“自然”的状态,具体到教育上,就需要我们杜绝对学生的强制性教育,努力维持一种相对的自然平衡状态,循序渐进的去指导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应是一种自然之知而非世俗妄知,这种自然的知识观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更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借鉴,依照“道”的本性,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处理班级问题要刚柔相济,以身作则,这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批判和抨击了传统教育思想中所推崇的儒家礼教、天命神学和存在已久的权威教育制度,体现出老子积极的探索精神。他对自然主义教育的重视,为后世教育理念的革新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然而整体上看,老子对于教育理想的设定是过于片面化和理想化的,他忽视了主体的价值,具有强烈的主观的色彩。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使其可以更好的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其他文献
各色小型设计只要关乎生活和人性就会有情感,趁着国庆假期,游走北京大街小巷,别随波逐流,去发现那些感动自己的小设计。  对于一个乐于做出行规划的人来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攻略恐怕要费不少心思。整个设计周从9月2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国庆假期结束,仅主体活动就包括了设计之夜、设计大奖、设计贸易、智慧城市、设计服务、主宾城市和设计之旅7大板块,承办机构242家,各个创新项目遍布北京14个市辖区和2个县,“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艺术理论研究》是新课程体系下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而提出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使体育课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创造性等综
目的:探讨中英双语者两种语言词汇语义表征在大脑两半球的偏侧化及整合机制。 方法:采用半视野速示技术下的启动实验范式,对南京几所高校的48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实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需要教师更好地掌握、应用知识和进行创新,需要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智慧。教师教学智慧是在动态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运用个体的知识和能力、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