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是以美国的经济模式为起源的一个全球性社会文化,在这一场以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中,视觉文化由于传媒的兴起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异军突起,彻底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的艺术化,审美泛化,经济运作的方式,技术超越都影响着建筑学这种“离经济最近的艺术形式”。文章对视觉文化进项了详细分析,总结其内容主要有“视觉物文化”、“视觉行为文化”以及“视觉化文化转向”。在总结了视觉文化区别于后现代的三个特征,即技术性、商业消费性和大众性之后。这股转向的历史背景是在战后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导致的理性主义批判引发的,由消费主义和大众社会对视觉产品的大量使用、以及视觉内部的研究为背景,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由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向。建筑中也出现了重视image,由整体转向碎片、由深度转向表面、由理性转向体验的思潮。本文从视觉文化的三个特征角度对当下建筑受其影响的转向进行了详细论述。视觉文化的研究依托就是对媒体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本世纪中可以看见由图像-影像-数字文化的整个转变,在建筑中引起了极大的变革。视觉文化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日常生活充斥着视觉形象,审美也变得越来越生活化。艺术中有了对这种现象的深刻思考:生活处处都是审美、生活就是艺术,他们企图使用生活中的元素来构成艺术——大众艺术就是这样的思潮,这股思潮成为近40年来的艺术界的主流,进而影响了建筑内部的变化——利用拼贴、具象、复制等手段来对视觉进行操作,拉近建筑与生活的间距。消费中大量使用符号形象也是视觉文化的特征之一,建筑的生产性和消费性也致使其自身卷入其中,成为视觉符号进入消费,帮助消费,甚至成为“社会奇观”,建筑师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对于当下的建筑,视觉文化可以作为一个思维的范式加以理解,尤其是对当下中国消费生产激增的现象对建筑的影响可以有很好的认识。但是对待视觉文化应以批判的眼光进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