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用户对带宽日益增长的要求,实现接入网的高速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各种接入技术层出不穷,现今,接入网是整个电信网最具有技术挑战性的区域之一。如xDSL. Cable Modem、PLC(电力线上网)等等,然而被认为最有前途的是光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ON)是通过单一平台综合接入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理想物理平台,由于其易维护、高带宽、低成本等优点,从而成为光接入中的佼佼者。无源光网络(PON)自从在20世纪80年代被采用至今已经历经几个发展阶段。起初人们认为将ATM技术和PON技术相结合的APON/BPON技术是实现综合接入的理想模式,然而,由于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ATM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主要原因是其效率不高、协议复杂等弱点,且成本过高。在这种背景下,两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新的PON标准孕育而生,其中一个是由ITU/FSAN负责制定用来替换APON/BPON标准的Gigabit PON(GPON)标准,另一个是由IEEE802.3ah工作组负责制定的Ethernet PON(EPON)标准。本篇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EPON系统的DBA算法改进方案。首先综述了EPON的技术优势,包括与其他技术的对比,并且阐述了EPON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OLT、ONU、ODN等关键设备,相关协议以及关键技术点。然后,对当前现有的一些EPON带宽分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静态带宽分配算法到各种已有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并且分析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以及改进这些算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EPON已有的经典C-DBA算法的基础上,本文做了更进一步的改进,主要针对的是重负载网络条件下,Idle Time无法被彻底消除的问题。通过采用提前授权的机制,彻底消除Idle Time,从而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在论文的最后阶段,利用MATLAB软件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包括网络带宽利用率、吞吐量以及时延特性等等,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对于网络性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种类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