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热潮,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我国要在世界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使自己的金融机构具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向混业模式转型,还缺乏必要的内外环境,时机尚不成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历年来成了一直被国内外学者争议的话题。这也是我国金融市场要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推崇的都是从实际出发,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稳步前进。因而,在外国商业银行迅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银行业仍然无大的改变,只是在原有的模式上加以调整,没有实质的变化。历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一直被人们关注着,也有人在不断地提出新的看法和措施,但是这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这些建议很少被采用,大多数都是被提及后经过一番的争议,无论好坏都不了了之。面对这样的形势,从已有的资料出发,查找大量的文献,整理出自己的观点。本文首先分别详细阐述了商业银行的两种经营模式—分业模式和混业模式,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结果是混业的优势更明显些。然后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三个阶段即:1978-1992的分业阶段、1993-1997的混业阶段、1998-至今的分业阶段,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现在的经营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这些都迫切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适当的改革。接下来就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所帮助。最后一章是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得出,我们目前要通过对相关法律、转型的观念、转变业务增长模式、风险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逐步的改革,以符合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内外要求,寻找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力求在一个平稳的有效的状态下逐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