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从时间维度上进行划分,对过去已发生的客观事实及其进程的指称,是历史认识与研究的客观对象。史学家通过对客观历史事实的研究,从中追寻国家共同起源的思想,并对业已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进行传播,深化全体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与国家同一性的认同,使民族存续与发展的文化根基得以延续。因此,一个民族的历史也是社会成员共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历史研究、历史知识的传播与教育的过程中,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死灰复燃,严重扰乱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破坏人们的历史共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认识与实践原则,以唯心史观视角任意剪裁历史,虚构历史事实,在学术研究的名义下从历史的支流中挖掘史料,重新解读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重构历史,虚无历史主流;文艺创作“戏说”、“恶搞”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迎合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诋毁中国历史,消解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影响力,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消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历史信仰。为此,需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更好的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本文在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发展阶段、重新泛起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阐释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当中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策略。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律的认识,在马克思大众化的过程当中正确认识与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引导人们构筑起对于中国历史的整体性认知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不断增强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