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六帖事类集》研究

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氏六帖事类集》(又称《白氏六帖》,以下简称《白帖》)是唐代著名文人白居易所撰的一部类书,虽然此书曾在后世产生过广泛影响,但随着与孔传续作合刻,单行本的《白帖》流传日稀。学界对白居易及其诗文作品一直高度关注,但对这部由白居易私撰的类书就比较忽视。本文主要对这部长时间埋没于翰典又少有学者涉足的类书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白帖》文本的研宄,关注此书对中古文人知识结构的重要影响以及与白居易诗文作品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梳理《白帖》的己有研宄,分析此书的研究现状。把前人已有的争论总结为版本、体例、编撰与科举及文学的关系、流传情况等问题,而对以上这些问题的争论,也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第一章主要探讨《白帖》的基本情况,涉及其书名、版本,装帧形制以及编撰缘起等内容。第二章探讨《白帖》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从帖经、省试诗、判文、策文以及试赋几个考试科目进行考量,通过分析《白帖》与这些考试内容及其标准之间的关系,力图突破长久以来把《白帖》作为帖经考试用书的看法,并以此探宄白居易创作《白帖》这部类书的真正原因。第三章通过对《白帖》内容的具体分析,重新定位类书在中古时期的地位以及对文人的知识构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笔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白居易作品中与科举考试最为密切的《策林》和《百道判》上,把这些策文和判文的内容与《白帖》相对照,进一步推测《白帖》大致成书时间和编撰缘起,认为《白帖》中的内容反映了內居易早期的知识构成,通过对其内容和材料来源的考证,探讨中古时期类书间的沿袭和编撰情况。把《白帖》内容的特点与白居易咏史题材诗作联系起来,阐述此书对白居易诗文创作的影响。此外,由于《白帖》是白居易早期读书积累所成,这种特殊性质对于校注和理解白居易的诗文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一章把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地理两方面结合,梳理《白帖》在我国和域外的流传情况和影响,并分析《白帖》在不同时代所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以及在域外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白帖》不同的接受情况和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分离鉴定绵羊视黄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 gamma,RARG)基因,分析该基因的分子特征,研究其在发情周期不同阶段卵巢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年龄和体况相
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国内已经推出,但是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一种复杂的衍生品,CDS具有权益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流通性等"证券"特征;CDS坚持合同自由原则,却打
王鲁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力的乡土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用朴实的笔致书写了浙江东部滨海乡镇日常化的场景,塑造了一批被现代工业文明浸染的乡民形象。享年仅四十
沈从文是一位民间作家,他把文学触角伸向民间,努力从民间寻找创作的灵感,开拓出不一样的文学天地。本文通过对沈从文作品的全面研究,探索其作品的民间文学特点,并通过这些特
袁枚的《子不语》是一部优秀的笔记体志怪小说,近几年,随着学界对《子不语》研究的逐步重视,《子不语》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立足于作者袁枚进行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
作为“诗经汉学”阶段的代表作,《毛传》的地位举足轻重,《毛传》说诗在《毛传》中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相关的先秦儒家典籍中为这部分说诗的思想材料追溯源头,并
<正>全渠道的发展是市场趋势所至,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移动商务时代。早在2013年时,国内消费者在线阅读信息的总时长已经从296分钟增长到370分钟,在线购物的时长从1500分钟增加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不仅在科学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文学领域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列为“汉赋四大家”之一。张衡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和
为确定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低烟化配方,选取有约束的配方设计方法,即随机布点法进行试验设计,制作了不同配比的样品.利用小室燃烧法、烟密度测试法测试并对比不同样品的生烟
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结构和来源的不同,干扰素(interferon,IFN)可分为I型(IFN-α和IFN-β)、Ⅱ型(IFN-γ)和Ⅲ型(IFN-λ)。高度的同源性和明显的种族特异性是IFN-α的特点,其大约含有16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