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明确了R&D与R&D绩效、软件产业的概念,探讨了R&D、R&D绩效及其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分析了R&D投资决策过程以及R&D与企业规模的关系;并在分析软件产业及其R&D活动的基础上,考察了现有国际软件产业分工背景下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R&D活动。
在实证研究部分,采用DEA模型,在建立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并考虑R&D时滞的基础上,运用DEAP软件,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我国软件产业的R&D绩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评价、分析。此外,通过差额变数分析,探讨了R&D绩效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全文主要结论如下:R&D时滞性设置对R&D绩效有较人影响;企业规模和资产规模对各省软件产业的R&D绩效有明显影响,其与R&D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在综合效率值为有效的位于效率前沿上的省份中,浙江省的软件产业R&D综合效率有着最为出色的表现:从R&D绩效的改进看,以2003年投入-2004年产出计算的R&D绩效比以2002年投入-2003年产出计算的R&D绩效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有效的单位数量上平均有约6%-10%的改进和提升,当然,经差额变数分析,这两个投入-产出类型下,为达到R&D绩效的整体效率最佳,都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