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知识”是人类个体对人生价值、意义性问题的追寻、体验、理解和表达。它的结果形态表现为一件件“人文作品”。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知识是通过文学形象来表达作家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反思、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而形成的对人生的态度和观念。即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于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内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容指的是在中学语文课程中所蕴含的能够引起人对于人生价值及生存意义的追问和思考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包含在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中于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内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知识相对于工具性知识是一种价值性知识,相对于人文学科知识是一种内容知识。它具有精神性、反思性和体验性等特性。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内容包括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对生存价值的追问、个体的情感体验三个方面。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知识现状可从教材内容的构成、分布、分量、组织四个方面来探讨,人文知识内容的建构可从课标、教材和教学中寻找相应的对策。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教学是中学语文人文知识的教学活动,是人文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它包括人文知识的理解教学、人文知识的反思教学、人文知识的生成教学等教学活动内容。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的教学具有启发性、引导性、自主性等特性。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体验——诵读”、“移情——情境教学”、“对话——讨论探究”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