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低晶格热导率的n型Mn(Fe)Bi4S7合金热电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可将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新型清洁能源材料,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热电材料,不仅可以用于废热回收,外太空能源供给,在固态制冷,微芯片局域散热,传感器供电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长期以来热电材料存在着热电优值较低,相关器件转化效率低下以及多数具有较高热电优值的热电材料大多含有有毒元素或贵重元素,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热电材料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硫基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组成元素环境友好,自然界储存丰富等特性,受到了热电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以Sn S,Cu12Sb S13,Cu2S等为代表的p型硫基化合物的热电优值已经达到或超过了1。但与此同时,n型硫基化合物热电性能却大为滞后,极大的制约了硫基热电材料的实际应用。而且,以往硫基热电材料的研究多关注于具有高对称性晶体结构的合金,忽视了在硫基化合物中占较大比例的晶体结构对称性较差的合金。本文以组成元素环境友好,地壳储量丰富的n型Mn(Fe)Bi4S7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了其热电输运特性,特别是其较低晶格热导率的来源,将其独特晶体结构与热输运特性联系起来;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实验数据探讨了该体系电学输运性质,并用硒固溶的办法尝试提升其电学性能;初步探索了Mn Bi2Se4与Mn Bi2S4体系的制备方法和热电输运性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传统的固相合成法,并探索具体的工艺流程,合成了大批量的Mn1.03Bi4S7,Mn Bi4S6.86和Mn Bi4S7多晶样品,并结合放电等离子技术烧结固化样品,并对其块体材料各向异性的热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 Bi4S7母体的载流子浓度较低,通过Mn过量与S缺位的自掺杂,可以有效的提升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其中S缺位对载流子浓度的提升效果优于Mn过量,通过载流子浓度的提升,使Mn Bi4S6.86在770 K时的功率因子从母体的0.1提升到了0.21,最终使在的z T值从770 K时的0.14提升到了0.27,提升幅度近一倍。(2)采用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大批量MnBi4S6.86-7xSe7x多晶样品,由于Se元素可能起到了增加阴离子缺陷或者降低缺陷能级电离能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与此同时,Se元素的合金化会引入质量场与应力场波动降低晶格热导率,通过只含点缺陷的Debye模型拟合发现,实际的晶格热导率随着Se元素比例的增加,逐渐偏离拟合值且较拟合值更低,这归因于Se元素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强声子模式的软化,从而显著降低晶格热导率。由于Se合金化对Mn Bi4S7热电性能的双重益处,使其峰值z T在770K时达到了0.31,这是目前n型且由地壳储量丰度高的硫化物的最佳结果之一。(3)通过与MnBi4S7相同的工艺方法大批量合成了FeBi4S7多晶样品,通过对其热电性能的研究发现:Fe Bi4S7的热电性能与Mn Bi4S7十分相近,热导率与Mn Bi4S7几乎相当,但电学性能略微逊于Mn Bi4S7。初步的探索表明该化合物也具有作为中温区n型热电材料的潜力。(4)基于Mn(Fe)Bi4S7热电性能成功的研究,本文还对同样具有复杂晶体结构和组成元素环境友好的Mn-Bi-Y(Y=S,Se)体系热电性能展开探索。在通过调研与制备工艺探索之后,成功制备出了Mn Bi2Se4与Mn Bi2S4,并初步揭示了Mn Bi2Se4的热电潜力,并对后期进一步优化此类化合物的热电性能做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水平井多段压裂能够使渗透率极低、均质性好的致密岩层形成稳定的主裂缝和裂缝网络体系,成功解决了致密储层油气产量低、煤矿上覆致密坚硬顶板难以致裂造成强矿压等问题。但在实际工程当中,水平井多数射孔及裂缝扩展无效,部分裂缝没有按照预定的方向扩展,发生偏移甚至转向。裂缝偏转的本质是由于已压开的水压裂缝会在附近产生诱导应力场,和原始地应力场重组形成新的叠加应力场会改变原始最大最小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邻近后
钒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地应用于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目前比较成熟的提钒工艺主要是钠化和钙化提钒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提钒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固废和废水,都与焙烧添加剂的种类有关。针对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从焙烧添加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高效清洁的镁化焙烧-酸浸提钒方法。本文从钒酸镁的溶解性能、普通钒渣镁化焙烧-酸浸提钒工艺和高铬型钒渣镁化焙烧-酸浸分离钒、铬工艺三方面进行研究,为钒渣的资
柔性制造的生产模式是近些年来制造业里的主要生产模式,也是生产环境中自动化技术的前沿科技。决定是否取得计划中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生产调度。因此,柔性制造生产中的生产调度驱动策略及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柔性制造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扰动,例如机器发生故障,加工时间延迟,订单插入,订单取消,客户交货时间提前等,如何在生产车间中的不确定因素的扰动下,按照生产的订单需求计划,快速
凝胶材料由于其在液体和固体中的特殊性质(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反应,以及极少量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变材料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调控,先进材料和精密医学等研究领域。水凝胶材料由于其特殊的高含水量(高达90%以上)和环境友好性,在目前软物质材料的研究中同样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化学键交联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丙烯酸共聚水凝胶(以下简称为DMAEMA/AA共聚水凝胶)并研究了它们的pH刺激响应
随着对高品质量钢种需求的增加,连铸过程中各个工艺参数都须在精准设计上实现精准控制。研究采用物理模拟及生产现场直接测试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某钢厂大方坯连铸高品质量钢种,为保证中包耐材寿命、中间包及钢液热稳定状态的中间包烘烤工艺参数;为防止中包内空气对钢水二次氧化的中间包浇铸前吹氩工艺参数;影响结晶器温度场、流场的合理结晶器水口结构尺寸及对应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这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工作,对控制铸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主要通过高炉冶炼对其利用。由于矿石中Ti O2含量高达10wt.%,在高炉冶炼过程中,Ti O2会被过还原成高熔点的固相颗粒。因此,在冶炼时需配加普通矿石,以避免炉渣粘稠、炉渣泡沫化、渣中带铁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配加普通矿石不仅不利于钒的回收利用,还会增加冶炼成本,从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企业的长久发展来看,配加普通矿石都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进一步降低普通矿配比,甚至实现
6000系铝合金是汽车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具有高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电阻点焊是车用铝合金零部件连接方式中使用最广泛的。由于铝合金具有较高的导热率、导电率以及热膨胀系数,使铝合金点焊接头的性能难于控制。对于点焊接头性能的检测通常是对接头进行破坏性试验,费时费力。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可靠的点焊接头力学模型,模拟接头拉伸的过程,使之能正确地预测点焊的断裂强度与位移。本论文以AA6111铝合金为材料,以剪切拉伸
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简称SLM)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根据模型几何形状照射在铺设的金属粉末上,使金属粉末快速熔化再凝固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成形件力学性能较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SLM成形过程中一方面其风场均匀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SLM过程尺度微小难以进行实验测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实验验证的方法对风场进行优化调整保证风场有效去除黑烟杂
研究目的: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 DNA)水平显著升高,但cf DNA水平能否预测早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事件-心力衰竭的发生目前尚不清楚。故本研究旨在探讨cf DNA能否预测早发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研究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20年0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发病在24小时以内,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经皮冠状动脉介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不仅仅在制氢、污染物降解、燃料电池、生物传感等一系列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光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但其催化活性由于比表面积小、可见光响应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结合迅速等缺点阻碍着这种材料的发展。有研究表明:想要提高g-C3N4的光催化效率和拓宽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空位、掺杂、吸附和构建异质结等方法都可以用来改善g-C3N4的电光特性。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