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胸苷酸合酶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各68例,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超敏免疫组化检测TS蛋白的表达,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TS蛋白在结肠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64/68)、84%(57/68),两者半定量免疫反应评分(immunoreactivity score, I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50岁和<50岁)、发病部位、肿瘤长径、组织类型无关(P>0.05)。TS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者TS的IRS均值为2.22,中分化和低分化者分别为4.93和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5)。TS蛋白的表达在Dukes分期呈递增趋势,A期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B期和C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5)。不同TNM分期的结肠癌组织中,TNMⅢ期结肠癌组织中TS表达高于Ⅰ和Ⅱ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TS蛋白表达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5)。结论:TS表达水平的高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提示TS在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结肠癌患者的TS表达可能与其预后相关。第二部分胸苷酸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基因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各68例,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68例结肠癌原发灶TS基因多态性,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结肠癌TS基因存在多态性,表现为纯合子2R/2R、3R/3R及两者的杂合子2R/3R。68例中分别为2R/2R基因型6例(8.82%),3R/3R基因型40例(58.82%)和2R/3R基因型22例(32.35%)。68例结肠癌患者中,2R/2R、2R/3R基因型与3R/3R基因型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大体分型及组织学分级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较深、临床分期晚及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TS基因型多为3R/3R。基因型为3R/3R的肿瘤组织中TS的IRS与基因型为2R/3R的肿瘤标本TS-IRS,分别为5.73±3.25和3.77±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5);基因型为3R/3R的肿瘤组织中TS的IRS明显高于基因型为2R/2R之肿瘤组织(5.73±3.25 vs 2.17±1.47,P=0.008,P<0.05)。2R/3R基因型与2R/2R基因型的肿瘤组织中T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3,P>0.05)。结论:结肠癌TS基因多态性中存在2R/2R、2R/3R和3R/3R三种基因型,2R/2R、2R/3R与3R/3R基因型在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存在差异,3R/3R基因型的结肠癌更容易发生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第三部分结肠癌胸苷酸合酶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凋亡的关系目的:探讨结肠癌原发灶中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 TS)的表达与肿瘤增殖及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3月至2005年6月,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癌旁组织各68例,SP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并结合相应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68例结肠癌肿瘤患者,TS蛋白表达采用免疫反应评分(immunoreactivity score, IRS)与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PI/AI比值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0.293、0.426,均P<0.05)。其增殖指数/凋亡指数比值(PI/AI)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体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结论:结肠癌TS高表达同时伴随PI和AI的增加,只是对PI影响更加显著,导致PI/AI上升。